第二百六十六章 拔丝地瓜(1 / 2)

“我没收过徒弟,并不怎么会教授别人。平素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手把手的指点。往后就算你们入门,我大概也只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教授你们。”

宋玉枝拣了几个地瓜出来,利落地给地瓜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水中浸泡。

等待的时间里,宋玉枝转身在锅中烧水,等水开后,放入浸泡好的地瓜,煮熟后捞出,控干水分,加入面粉搅拌均匀。

随后宋玉枝在锅内热油,倒入地瓜油炸,把地瓜炸到表面变金黄后,就立刻捞出。

对基本功在身的吴家小姑娘和叶儿来说,这些个步骤实在简单。

宋玉枝便没有特地放慢速度。

很快到了熬糖稀这一步,宋玉枝就特地了放慢了一些。

她把清水和白砂糖按比例混合,然后蹲下身,调整了灶膛里的火势,用小火熬制,等到锅里的躺汤汁开始冒气泡,变成了焦糖色。

宋玉枝放入地瓜翻炒,使糖浆均匀的裹在地瓜上,最后把做好的拔丝地瓜出锅装盘。

这道菜连准备带做,前后也就两刻钟不到。

宋玉枝把菜放到条案上,喊两个小姑娘来尝味道,转身却发现二人正一道笑着。

她素来对小姑娘宽容,见她们笑,便也不觉弯了唇角,询问:“这是笑什么呢?”

吴家小姑娘和叶儿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宋玉枝口口声声自己不会教人,让二人做好心理准备。

前头削皮、切块的时候,她也确实行云流水般,不带一个多余动作,看得二人眼花缭乱的。

但等到了熬糖稀、需要改小火的时候,宋玉枝蹲下身摆弄灶火,那绝对是放水了。

别说她这个年纪,就算是七八十岁的老奶奶,都不会有那种慢动作。

当然她们不是觉得宋玉枝的动作惹人发笑,而是发现宋玉枝是在真心实意教授她们,生怕她们学不会。

哪怕她们现下只是来参加选拔。

哪怕她们还不是她的正经徒弟!

这样不藏私的师父,委实是打着灯笼都难寻。

二人很快敛住了笑,正色上前尝味道。

只见那拔丝地瓜的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晶莹闪亮的糖衣。

里头是炸得恰好到处的金黄色地瓜肉。

宋玉枝又在摆盘的时候注意了一些,四散的糖丝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卖相已经不光是色泽诱人可以形容的了,跟工艺品似的。

叶儿没吃过这道菜,地瓜在村里不算稀罕东西。

但糖贵,跟冬天的棉花一个价,村里哪有人舍得花这样多的糖来烧菜呢?

她一时间都不知道从哪里下筷。

吴家小姑娘却是在馆子里吃过这道菜的,毕竟吴家家境不算差,且她又是家里最受宠的老幺。

只是先前吃到过的,远不及宋玉枝手底下出来的这道精致。

她知道这菜得趁热吃,便立刻夹起了一筷。

有她带了头,叶儿自然也赶紧跟上。

拔丝地瓜夹到鼻前,清新香甜的味道便扑鼻而来。

等吃到嘴里,那薄薄的糖衣则是瞬间融化,满口的甜蜜滋味,而糖衣下的地瓜肉,则是外表酥脆,内里软糯,却又不失韧性,咀嚼之下越发细腻香甜,比外头的糖还好吃!

怎么就会这般香浓?这般的浑然天成!

要不是两人亲眼看着,宋玉枝随手从角落里捡的地瓜,都要怀疑她是用的什么特别品种,亦或是用到了什么特殊的调味品了。

吃着吃着,吴家小姑娘和叶儿都神色凝重起来。

她们想到了自己刚才烧的拿手菜。

敢在今日拿到宋玉枝面前的,她们自然是私下里练习过无数回的。

葱烧鹿筋是吴家祖上传下来的一道菜谱。

打从吴家小姑娘记事起,家里逢年过节都会吃这道菜。

在想拜入宋玉枝门下后,她就跟着她阿奶开始学,学到现下,口味已经不比她阿奶做的差。

而叶儿做的拿到江南爆鱼,则是金大娘教的。

金大娘打了一辈子的鱼,早些年她还年轻力壮,经常收获颇丰。

甚至还和那时候尚且不算多老牌的吉祥酒楼合作过,时常往吉祥酒楼送鱼。

吉祥酒楼现在的吕掌柜,当时还只是后厨的一个小帮厨。

他是江南人士,逃荒来的。

金大娘看他年纪小,在后厨帮工却瘦的跟豆芽菜似的,便时常多送一些小杂鱼给他。让他私下里煮来吃,补补身子。

吕掌柜投桃报李,教了金大娘这道家乡菜。

想着若是金大娘能学会,卖这样的吃食,日子肯定比那时好!

无奈金大娘在厨艺上也没多少天赋,虽然把每个步骤都死记硬背了下来,做出来的爆鱼,却还远不到能以此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