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婚天婚地12(2 / 2)

定对李琚以命相报。

她和李琚虽然一体同心,但是等李琚真的御极了,而她一定要拿实权,帝后之间,还能一体同心吗?那时候的丁武和清芳,又该怎么办?

巫明丽想了半宿,不想了。

李琚能翻案,也是登基之后的事情,她提前准备上,翻案的是皇帝,也能有皇后的功劳。

帝后可能回因为权力相争而离心?那就让李琚永远只能通过她来行使权力,离了她,连奏章都看不懂。

帝王的臣子无风还要起浪,何况皇后干权,更给了他们兴风作浪的空间?那就让帝王身边的人,都是她的宠臣信臣,想争?除非她死了。

她不想清芳陷入两难的境地,更不想她为了她而失去彼。

那就不要让他们夹在中间好啦!

次日清早,巫明丽和李琚寅时就起床梳洗,安排一番家里诸事,进宫面圣奏对。

进宫时巫明丽带的徐妈妈,留下了其他人好生守着家。

李琚睡了一觉神清气爽,巫明丽和他稍微对了一下奏陈的口径,李琚憨憨呆呆也不是一两天,帝后都知道,保持直爽大方但不愚蠢的样子就足够了。

战功是李琚自己打下来的,皇帝陛下私心也偏好武功,战场上的奏对,李琚必不可能翻车。

至于唯一不确定好坏的青深,也就在女人、后宅这一亩三分地上,还算是个问题。离了这个极小的范围,李琚错在“不告而娶”,再上升,最多到“先斩后奏”不尊重父母的程度。

“不尊重”父母,最终全看父母如何计较。如果发生在父子情岌岌可危时,确实可能摧毁一方。

但是现在他们父子好着呢。皇帝陛下有猜疑忌惮的儿子,绝不会是李琚。

所以巫明丽心无挂碍地进宫领赏去了。

事实证明巫明丽猜的全对,皇帝陛下对战场的细节问得很细,都是李琚的舒适区。

皇帝陛下挂了个地图,对照地图听李琚讲解这场大胜。

兵马粮草如何调度,排阵布防如何思路,何人哨探,何人冲阵,何人掠阵,敌方陈兵如何,大将分列何人……李琚讲得头头是道。

皇后和巫明丽含笑听,不甚分明,但听得礼貌,巫明丽在听到西域督抚配合、西军守备练兵的部分,就含笑看着皇后,低声说:“其中有奉德公舍得人情转圜的功劳。捷报,也有奉德公的一份。”

皇后亦含笑,领情。

没有奉德公当然不至于不成事,但那条军需转运的人,为柳家的脸面,为皇后的尊荣,愿意配合于青,配合蒋昭,方能让于青、李琚如臂使指。

最后的结果也好,少一层折腾,少一层消耗。

当年说好的,于鸾嫁到奉德公府,奉德公就要待于青好。

这里效果出来了。陛下好武功的时候,还只是锦上添花,若遇见陛下不好武功,那就是雪中送炭。

估计没有雪中送炭的时候了,于青绝不会像上辈子那样,一生壮志难酬,心在天山,身老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