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婚天婚地13(1 / 2)

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因为于青等大将尚未回返,庆功宴要等他们回京后举行,大约是八、九月中,皇帝陛下还特意安慰李琚两声。

李琚并不在乎这个奖赏,能打,能赢,赢了回来畅快吃饭喝酒,足矣。

皇帝陛下甚感欣慰。

欣慰高兴骄傲之余,当然也要敲打一下。

夸奖儿子会打仗,紧接着皇后就提到侧妃的事情,皇帝陛下的脸色就变了,虎着个眼睛,道:“那个胡姬,怎么回事,出征在外,军情紧急,你怎么敢在军中寻欢作乐!”

李琚赶忙解释,是大胜俱军还龙牙隘之后的事了,不敢有违军法和君父。

皇帝陛下又问:“这个饶你。但是私定终身,甚至家书上都不提一句,自作主张,还得你娘想法子善后,也是不敢违君父吗?”

李琚回道:“回禀父亲,原是想着禀告父母后,再行嫁娶事,儿子并不敢有违礼法。”

皇帝陛下道:“是吗?我不信。你连孩子都弄了出来,你未尝不是笃定,朕一定会看在你的孩子,看在你的功劳的份儿上,对你轻轻放下。你这就是‘逼宫’。若朕,就是不答应呢?你就不娶啦?孩子就放外面不管啦?”

李琚飞快地看一眼媳妇,娘也,这个题媳妇给他漏过啊,他会啊!他赶紧给亲爹跪下了,巫明丽只能跟着他,乖乖巧巧跪在他旁边,听李琚现场背答案:“启禀父皇:父母之命不敢违背,父亲母亲不喜欢,那儿子就不娶了。等孩子生下来,抱回府里,使咱们皇家血脉不至于流落民间,也全了。”

巫明丽亦道:“胡姬碧瞳窅目,十分漂亮,妾十分喜欢。料想她的孩子应该也可爱如绿眼黑猫一般,妾一定会悉心照料孩子。想来子嗣和生母入不入府,倒也关联不大。”

皇后适时地提点道:“问题嘛,倒不大。只不过十六媳妇平日里就该劝他些,否则何至于此?身为妻子,应当行劝谏之责。十六儿这个千里马,也得有个伯乐去管着。他在外面犯了忌讳,你再出法子收拾,总归是过后弥补,不好。还是要防微杜渐,曲突徙薪哪!”

巫明丽知道这是在给她揽功,赶紧回道:“多谢母后教导,是媳妇粗心大意了。媳妇回去了一定好生和殿下劝说。但是,看在母后娘娘慈母之心周全的份上,又看王殿下本性率直随性,亦只是作口头之约,未曾出格,且那胡姬先有誓言后有功的份儿上,求父皇陛下额外开恩,赏殿下一个恩典。”

皇帝陛下本就没打算怎么着,只是借机敲打一下,巫明丽给台阶,他就跟着下。

他将夫妻俩叫起,舒开一个笑脸,从自己书案上挑出两个藏章亲手拿给李琚和巫明丽,道:“这对儿藏章,一个戒急用忍,一个是……松乔之寿,给你们用,你们记得教训,这事儿,就过去了,朕很不必和一个女子过不去。李琚,这等自作主张的事,没有下一次,懂吗?”

李琚连连点头,表示再也不敢了,巫明丽亦谢恩称一定记得“劝谏之责”,皇后叫他们起、坐,再说起了三个侧妃正式下旨赐婚的时间、次序、进门的时间,以及为了安抚毕多仪,给她拟定一个封号“顺”,即“信王顺侧妃”。

皇帝陛下都由皇后决定,皇后亦笑道:“是十六儿媳妇想的周全,我是懒怠花这心思的,她才是那个要过日子的人,不由得她不多方安抚。”

巫明丽起身再谢,微觉奇怪,皇后素日也提携媳妇们,但不像今天这样明显,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巫明丽感觉和礼王陈王有关,算日程,本该在万寿节前进宫的两位,被暴雨耽搁不少,也快到京城了。

巫明丽想试探,但是顾及场合,没说出口。

江南暴雨泽国千里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到京城吧?

等万寿节过了,再为南下的事费脑子吧。

万寿节,也就是明天。

在宫里吃过晚饭后,巫明丽和李琚回府,准备明日进宫赴宴一事。

寿礼要提前送去内务司,今年的寿礼就是李琚从王庭搜刮的东西,精挑细选其中最好的、最有价值的部分。

该说不说李琚是真不把自己的女人放在心上,他都抄到王庭的那堆战利品头盖骨了,愣没想到把青深她爹妈兄长的头盖骨找出来回给她。

还是巫明丽对照清单点检时,才发现里面还有“硕尔巴图”部人头七个,混在几十个头盖骨里,就是青深自己,也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巫明丽深吸一口气,漠西蛮王庭的人头都交出去,俘虏也交了,这些漠西蛮的“战利品”,她告知李琚后,按照漠西蛮那边的风俗,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然后撇去金银,拣出骨灰,拿给青深自己决定怎么处理。

青深眼泪哗啦啦地流。她本是要强的那种,可如今实在委屈。

她的一路艰辛,孕期还容易感性,到了京城还有憋屈,昨天一天都在被扫兴,今天也没什么变化——甚至更憋屈了。

早上李琚起床的动静惊动了她,她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