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赐婚的打算(2 / 2)

看来,好的不如坏的多,吃喝嫖赌的东西,比老实孩子都少多了。

皇后犯难,连皇子都嫌弃配不上的时候,问巫明丽如何看来,巫明丽说:“都好,想来先取哥哥的,再取弟弟的,如此合理。”

皇后也是如此想的,既然难以取舍,那就长幼有序。秀女先排个次序,最好的给十七,第二的就给十八。

没想到,皇后刚有这个意思,十七的生母赵昭仪就哭哭啼啼地来了:“我知道,都是我的罪过,我是小门小户里来的,我儿子纵然是皇子,也不配那公侯之家,也只配和我一样的小门小户,都怨我没托生在宰相肚子里。”

赵昭仪的父亲是东北三江关的知府,五品,管着和琉球、白衣的贸易往来,每年经手皮毛参珠不可计数,所获钱粮不菲。论社会地位,还是要比不担任皇子师父的于将军好一点,她母亲和一个公侯沾亲带故,往往也说些“我们家往日富贵”的话,看不上小鸾的门第,倒也正常。

十八皇子的母妃早逝,其母妃的父亲是前朝宰相,其兄弟现在也在朝为官,不可谓不尊贵。

此事烦就烦在,皇后暗暗给小鸾排了个第一,排第二的就是保延侯的孙女张灼,这也是个美丽的姑娘,只是性格不知怎的,十分懦弱,且优柔寡断,不如小鸾果决勇敢。

按次序排下来,给十七取中小鸾,给十八取中张灼。

赵昭仪可管不了小鸾这里好那里好,她父亲不显,官爵低微,比十八皇子妃差得远,那就是不行!

十七、十八区别又不大,既然赵昭仪不要,皇后也懒得劝:“究竟是你儿的婚事,当然是你的主意要紧。既然她不好,那就换一个,保延侯的姑娘如何?”

赵昭仪立刻不哭了:“可不是我嫌弃她,又非要她。实在是——实在是哪年咱们儿子去拜见岳父,别人进书院的进书院,进相爷府的进相爷府,咱们儿子难道钻帐篷不成?”

皇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巫明丽不好开口怼母妃,倒是恬妃摸着小皇子的头,叹道:“哎哟,你不要,那我可要走了。娘娘,请您把那丫头给我家小东西留个十二年,我觉得她很好,就定她给咱们家小东西当皇子妃吧。”

皇后笑道:“那却要把人家终身耽误到几时?哎,话又说回来,你一个最爱舞文弄墨的,倒不怕和他们武官作亲戚?”

恬妃笑道:“我怕什么,俗话说,山高高不过太阳。凭是什么身世家世门第,再高,那都是咱们的臣下,都是‘下’。再说了,娘娘和佑德侯做得联姻,我就不能和‘佐德侯’做得?”(我实在是忘了蜀王妃她爹什么爵位,来不及更新了我先诌一个……找到了再改)

佑德侯是蜀王妃的父亲,因为要把她嫁给蜀王,这才给了她爹一个爵位,和巫明丽她爹的爵位一个性质。

至于佐德侯,现在并没有这么一个人物,不过是顺着说下来的。小鸾的爹怎么说也是正四品,她若嫁入王府,是可以给她爹弄个爵位,但是也可以不弄。

恬妃纯纯拿蜀王岳父的身份提醒赵昭仪,于鸾的出身再低,能比蜀王妃还低?皇后都不嫌弃孙农户,一个昭仪倒嫌上了于将军!

赵昭仪这才发现自己失言了,待要解释两句,皇后早就把话题岔到了小皇子身上,她只好讪讪地坐回去,继续拧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