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赐婚的打算(1 / 2)

换侍卫?那当然要换。

巫明丽说:“你说之前那个?你哥哥留他在家遛马呢,几十匹好马慢慢遛,就靠他和他哥哥两个,哪儿那么快哟。”

然后不管李清婉想什么,巫明丽直接把她送去了花枝儿家老宅。

老宅本有几分地,面积不小,里头现改成前观后宅的样子,前面女观有一个小场院,环抱七间小屋子,住着一老二小三个道姑,正殿供奉“水缸娘娘”。

女观名叫桂花观,周围街坊也叫水缸娘娘观。

从正殿往后去,过了天井,后面几间屋子充作养生堂之用,里安置七八个女孩儿,由道姑们照料。

其中最小的是刚刚收拢来的女婴,不过三个月大;最大的是前不久寒香问梅阁等几个书寓倒台时无家可归的女子,大约十七岁上,一身是病,现身着水田衣,一边学念经,一边照顾底下的妹妹们。

李清婉看见其中一个女孩儿眼熟,想了半日,想起来是上次出宫在人市牙子那里遇到的那个,抱着牙子的腿求放过的女孩儿,李清婉问巫明丽道:“上次咱们在卖人的地方看见的那些,你都买回来了不成?”

巫明丽摇摇头:“我哪有那本事?最可怜的这些,我能捞一捞,大多数人,我管不了。除非陛下废除人口买卖,否则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九牛一毛。”

李清婉看着这个怯生生的鹌鹑一样的女孩儿,原本恨不待见弱女子的她,不由得心软了三分:“总归是救了这个。”

李清婉假称是巫明丽的妹妹,名叫巫広,在桂花观里转了两圈,给小姑娘们送了些点心,然后和道姑姐姐约好,每个月两次,她来教小姑娘们习武、读书,平日里就请道姑监督她们好生练习。

今天是第一天,李清婉按照师父教自己的步骤,先教小姑娘们练练基本功,站卧行跑等等,看着底下小姑娘们认认真真一步一步对着她比划,李清婉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她给道姑留下了一包散锞子,让她给小姑娘们多做点好吃的,请个好师父教她们读书。

到她回宫,她也没再想到丁武,她的那点儿精神,都在思考下次教什么、考什么,竟忘了还有个丁武。

巫明丽也就没主动提及。

她和李清婉说好,下次再出来,李清婉到王府落一下,捎上王府的侍卫,自行去桂花观就好,巫明丽不再跟着她去。

有了这么个地儿,请安时,肉眼可见李清婉一天比一天成熟大方,果然人就得有志向和事业,有了事业,就想不起男人了。

再过了几天,前朝忙着接待漠西蛮的使者,后宫主持着选秀就正式开始了,几轮初选,筛下去了上百个姑娘,最后走到椒房宫殿前听选的,只有十六个,俱是品貌绝佳的女子。

若论父兄官爵,最高的保延侯府的孙女,最低的就是于鸾,父亲是正四品秋风关将军。说到底本朝武将,天然比文臣低一级,而外臣又比京官低一级,无形的,这个秋风关将军已经比五品大夫还要低了。

不过参选的人也好,宫里伺候的人也好,都对于鸾保持着相当的尊重。

于将军不仅是帝王心腹,也是信王那个混不吝的师父。

于鸾是信王夫妻俩当妹妹疼的女孩儿,信王妃每次进宫都要给她送吃的玩的,和她聊许久,还拜托皇后、恬妃等求她们多加看顾。

她本人也颇有意思,品貌高洁,却不讨人嫌;处世凡俗,却又往往有惊人之语;她读书、论经、谈道,还擅长吃酒、划拳、抹牌。

要说像谁,都说有五分像她姐姐信王妃。

但有和巫家上一辈儿来往甚多的人,比如恬妃,比如某老王妃,却要说:“像信王妃?不如说像信王妃的母亲。那位还是林姑娘时,得把王妃姊妹搓起来才能捏成这姑娘,还差三分呢。王妃是好的,不如她母亲灵透。鸾姑娘也很好,然而不如林姑娘利害。也就是这些年林姐姐在城东隐居着不大走动,否则,岂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巫太太如何且不论,单看她的孩子和徒弟,她先教的巫明丽,后半教了罗太太和小鸾,各有所长。而小鸾这样的姑娘,哪怕父亲官位并不高,也很值得大家让一让。

皇后很为十七十八两个取中了小鸾,只不过有些犹豫,究竟配哪个好。

外面吹皇子们吹得怎样都不能停,皇后自己看着,那两个皇子都没有过人之处,夸一句孝顺就是顶天,若非投生在皇室,两个叠起来都配不上那么漂亮懂事的女娃子。

巫明丽寻思了半日,十七十八两个选择都不坏,老实,不作妖,脾气也不坏,长得也不丑,生母不是软弱,就是去世了。以后出宫建府,夫妻俩自己做主,小日子好过着呢。

就算丈夫不解语,不好玩,也不要紧,多给他塞点侧室乐呵,自己出来王妃圈里交际,也是一样的。

巫明丽隔日往宫里跑的,时常被皇后点到询问某某人在外面风评如何,大约知道有哪些“青年才俊”在备选里。

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