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各执一词(1 / 2)

此话一出,在场先是一静。

随即,另一边的世家大臣就纷纷坐不住了。

什么叫贤王殿下不如太子殿下更有能力?更有经验?

这人怎么说话的?

“周昌大人,不这话说的可就有些不对了!”

很快,一个看起来三四十岁,长相精明的男子就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户部侍郎万长荣。

他是世家出身,如今又是与贤王同属于户部,贤王还是他的上司。

那他自然是选择站在了贤王这一边。

此刻,万长荣看着不远处的周大人,脸色严肃,说话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不忿。

“太子是处理过灾情,禹州饥荒那事情,本官也无话可说。”

“但是,这也不是你可以借机贬低贤王殿下的理由!”

一听这话,那名被万长荣称为周昌的大人,面色微微一变。

这个姓万的说的什么?贬低贤王?

谁贬低了?

他那是贬低吗?

他那分明都是大实话,这个姓万的根本就是在偷梁换柱,曲解他的意思啊!

想到这里,周昌当即就想要出声反驳。

“万长荣,我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根本就是在偷换概……”

然而‘偷换概念’四个字还未说完,下一秒,就被情绪激动的万长荣给打断了。

“贤王殿下虽然远离京城多年,但是在场的谁人不知,当初殿下是何等的优秀!”

“太子殿下近来是为了大唐立下了不少大功,这点是无法否认。”

“可你不要忘记了,咱贤王殿下又何尝不是战功赫赫?”

“不错,贤王殿下从前是没有怎么处理过有关灾情的事情,”

“可这并不代表殿下他没有处理好事件的能力!”

说道这里,万长荣的声音莫名变得坚定有力。

“再者……”

万长荣不由抬头往楚越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眸微微闪了闪。

但当他目光一动,看到了太子对面贤王后,心中又瞬间有了底气。

他转头看向周昌,理直气壮道。

“再者、再者太子殿下也只是处理过禹州饥荒这一次有关灾情的事件罢了!”

“这也并不能说太子殿下就是比贤王殿下更有那就经验啊!”

万长荣这话话音刚落,这下另一边的周昌还有一众站在楚越这边的寒门大臣们可就坐不住了。

“万大人!您这说的是什么话?”

这回,不等周昌开口,站在周昌身后的另一名看起来三十出头的男子就当即站了出来,一愤愤看向对面的万长荣。

“什么叫,太子殿下只是处理过一次有关灾情的事件而已?”

男子说话时,还着重了咬牙点明了‘而已’这两个字,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初禹州饥荒那是一般的饥荒吗?”

“那可是百年难遇的奇荒啊!”

“当时,这事儿传到京城后,禹州失态已经几近失控了!”

“禹州当时了可不仅仅是饥荒的问题,还有随时暴乱的问题!”

“太子殿下以一己之力,平息了禹州即将爆发的民乱,之后还将禹州知情不报的贪官陈桧就地处决。”

“甚至,太子还在平息了禹州饥荒暴乱后,还积极提出了有利于预防饥荒旱灾的水利工程计划!”

说罢,他目光犀利的看向对面的万长荣。

“别的不说,我就问你,换做是你,你能想的这么周全吗?”

“你们能做的比太子殿下更好吗?能吗?”

“不是,我、你……”

万长荣被对方这一连三问一怼,顿时一噎。

他还确实不太能。

要不然当初,禹州一出事,陛下看向朝臣,想看看有哪个朝臣能为他分忧的时候……

他会拼命的低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了。

但这话,他面上当然不能承认了。

“这、这我们说的明明是蓟州的事情,你老说禹州的事作甚?”

“再说了,说道周全……贤王殿下一向心细周全,那也是被先帝亲口夸赞过的!”

“你怎么就知道,在蓟州事件上,贤王殿下不会比太子殿下考虑的更周全呢?”

“是啊!我赞同万侍郎的话!”

这时,又一个世家派的臣子站了出来,大声道。

“凡事只要用心,结果总不会太差。”

“更何况,贤王殿下也不是一般人!”

“若是凡事都未让人尝试,就张口断定对方不会做好,未免太过武断了!”

“贤王殿下从前也没有怎么处理过关于财政方面的政务,可自从贤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