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狸猫换太子(1 / 1)

狼啸西陲 渭州野叟 721 字 4个月前

你们不知道,我住在驿馆,山杏不在,就四处溜达,在茶楼听到“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把我吓了一跳。二爹神秘地说。

二爹,啥狸猫换太子故事,快给我们讲讲。巧儿嘴急地说道。

这个可不能乱讲,在东京那都是偷偷传呢?涉及到太后和官家,官府怪罪,那是要坐牢的。二爹吓唬巧儿。

东京都传开了,太后能不知道。要追究早抓人了,还能等到现在。我分析道。

二爹哄人呢,讲吗?巧儿缠着二爹。

我讲了,你们可出去不许乱说。

话说当年真宗帝,年纪三十还无后,大臣催着过继,早立太子乃是国本。当时刘太后才是美人,李宸妃不过一侍女。相传刘太后和李宸妃同年怀孕,真宗大喜,封太后为德妃,李侍女为宸妃封崇阳县君。十月后太后和宸妃各产下一子,后来太后的孩子不幸夭折,太后就命太监郭槐,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偷偷换了宸妃的儿子,自己养大,就是现在的皇上。还诬告说宸妃生了个妖怪,祸乱后宫。气的真宗将宸妃打入了冷宫。

这太后也太坏了,偷偷换了人家的孩子,还诬告人家,害的母子骨肉分离不说,还被打入冷宫受苦。碎爹愤愤不平地说道。

就是,老妖婆,坏死了。巧儿骂上了。

巧儿,别胡说八道。我见过太后的,她精明睿智,富贵端庄,绝不像坏人,我们在背后不能这样说她老人家。二妈为太后抱不平。

对,私底下的传说,当不得真的,当个故事听听就行了。二爹急忙解释劝说。

你们别争了。二爹说的故事的确在东京流传,但真相不是那样的,这可是听大人物说的,绝对真实,我给你们详细说说。我插话了。

刘太后本名刘娥,祖籍太原,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生于四川益州,父母双亡,寄养舅家。早年以击鼓卖唱为生,984年嫁蜀地银匠龚美,为生计所迫随龚美入京。被卖入太宗三子赵元休(后改名赵恒)的韩王府,赵恒大为喜爱,终日嬉戏。太宗令赵恒将其赶出王府。

997年,真宗赵恒即位,接刘娥入宫,并无名分。1004年被封为四品美人,随后升为德妃。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驾崩,真宗欲立刘娥为皇后,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刘娥侍女李氏受真宗宠幸,生下唯一皇子,襁褓中刘娥取为己子,对外称为己出,并让杨淑妃代养,这便是现在的宋仁宗,皇上赵祯。母凭子贵,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封为皇后。

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生卒不祥,杭州人,祖父李延嗣担任过吴越国金华县主簿,因生计出家为尼。刘太后到尼庵进香,见其秀美可人,端庄寡言,收为侍女。一日侍寝,喜结珠胎,生皇子 ,封崇阳县君,又生一女,封才人,后升婉仪。

李氏生下皇子,因地位低下,又不是嫡出,不能继承大统。真宗授意,襁褓中被刘娥抱走,由杨淑妃喂养,对外称自己所生皇子,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真相。

刘娥出身歌女,二婚受真宗宠爱,最后册封为后,母仪天下。陪真宗阅览天下奏章,参与处理国家大事,真宗的评价是“周谨恭密”。

去年,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仁宗即位,因其年幼,太后垂帘听政,直至现今的临朝称制,有武则天第二的可能。刘太后的确开挂为人生奇迹。

李宸妃作为仁宗生母,至死也没和儿子相认。刘太后对其不薄,富养厚葬,得以善终,也算皆大欢喜。

原来是这样啊!传言看来真不可信。二爹感叹。

我们有点冤枉太后了,那现在咋还不让人家母子相认呢?巧儿疑问道。

哪儿那么多的疑问?皇家无小事,不认就有不认的理由。二爹说了只能当故事听听就完了,问那么多干什么?也不准出去乱说,知道了吗?我吓唬巧儿。

不早了,睡吧,有啥事明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