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武则天的獠牙(1 / 2)

叛乱虽然发生在扬州,但是战场上的消息却传到大唐各地。

陈子昂等人拿着源源不断传来的消息,一是惊叹叛乱势力之大,另外更惊叹李旦料事如神。

徐敬业果然没有攻打洛阳,而是选择了南下。

“王爷,你既然猜到了徐敬业的战术,为何不向天后请战呢?或是把徐敬业的下步动作事先告知天后,让朝廷有所打算呢?”骆宾王不解的问道。

“是啊!如此一来,还可以为国出战,积累战功...”陈子昂也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呵呵,你们把天后也想的太简单了,若真是那样做了,我的小命难保...”

“王爷何出此言?”

“你们难道这没听闻,当年太子李贤是为何被废的了?”

“呃...略有耳闻,听说是天后妒忌废太子李贤的才能,所以才将其废除的...”

“所以,我不能太高调...”

陈子昂与骆宾王明白李旦的意思,沉默不语。

再说就在钦州的安金藏,他已经来到钦州大半年了,小心翼翼的守护着韦玄贞一家老小。

若非李旦出钱出力,安金藏尽力守护,只怕韦家一家老小早已经在阴曹地府团圆了。

听闻徐敬业谋反,安金藏总算看到了希望。立即带着一箱金银珠宝去见了宁承。

让宁承给朝廷上书,询问如何处置救韦玄贞家人。

那宁承只是地方酋首,见钱眼开,见了安金藏奉上的金银珠宝,早已两眼放光。

于是按照安金藏的意图,上书一封,询问天后该如何处置韦玄贞家人。

武则天收到宁承的上书,自然想起了韦玄贞的家人,也想起了韦玄贞曾密信告诉自己徐敬业会在扬州造反一事。

当时武则天接到密信之时,还以为韦玄贞只是临死前的胡诌,乃是想活命的缓兵之计。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

武则天手中拿着奏折,脑中在不停的思虑着,心中甚是怀疑。

韦玄贞又不是神机妙算,怎么会提前几个月便知道了徐敬业起兵作乱的消息?

该不是徐敬业早有叛心,在自己囚禁李显之后,便暗中与韦玄贞有了联系。

而韦玄贞的背后又是皇后韦玉卿与皇帝李显。

想到这里,武则天的脸色变得阴沉可怕。

稍作停留,便提笔写道:韦玄贞一家男丁皆处死,女眷可放归。

武则天将信件折叠后交给了上官婉儿,说道:“将此信秘密发给宁承。”

上官婉儿接过信件,当然不然打开来看,连忙将信装进信桶,用蜡封住,交给內侍速速发往了钦州。

安金藏在钦州还在焦急的等待,自己发出去的书信,本以为是韦玄贞家人的救命信,没想到却变成了韦玄贞家人的催命符。

宁承的了密令,亲自带人闯进了安金藏租住的院子,不顾安金藏的强烈反对,强行带走了韦玄贞的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泚,并将他们缢死在郊外。

不过宁承也遵照武则天的旨意,将韦玄贞的妻子还有两个女儿都释放了。

安金藏在半年间花费千金,送给宁承数个花魁,竟也没能救下韦玄贞全家,这让安金藏十分沮丧。

安金藏只能带着韦玄贞的妻子崔氏、还有两个女儿悄悄返回了洛阳。

为了保证崔氏她们的安全,安金藏将她们送到了豫王府,交给了刘爱妃。

劫后余生的崔氏虽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韦家男丁全部惨死钦州,对于崔氏而言不知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被囚在太初宫飞香院的韦玉卿可曾未忘记过自己的家人,经常派黄思道来豫王府打探消息。

当黄思道在豫王府见过崔氏母女三人之后,很是失望,只能将消息带入皇宫,十分忐忑的告诉韦玉卿。

黄思道原本以为韦玉卿会大发雷霆又或是伤心欲绝。

但是韦玉卿这一次不仅没怒,也没有哭,只是在凳子上愣愣的做了许久。

安金藏回家探望了自己母亲之后,便直奔幽州,他要去向李旦谢罪,他认为是自己没能完成李旦交代的任务。

李旦并没有责怪安金藏,因为若非韦玉卿苦苦相求,李旦并不会出手相救。

毕竟是武则天要杀的人,谁也救不了。

李旦当时想到用徐敬业谋反的消息来换取韦玄贞一家的性命,也只是在韦玉卿三番五次苦求的份上才出手勉力一试。

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武则天。

李旦虽然没能救下韦玄贞及他的家人,但也不是毫无作用。

历史上,韦玄贞一家全部被杀,只有两个女儿活了下来,且受了很多磨难。

这一次,通过努力李旦的运作,至少成功救下了她们母女三人,而且也没有让她们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