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童谣杀人(1 / 2)

裴炎并没有关在普通监狱,而是关在了诏狱。

诏狱是关押二千石以上高官,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说白了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不过现在这些权力都归了武则天。

诏狱内,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正奉命连夜审问裴炎。

审讯前,武则天还特意将骞味道加授检校内史、同凤阁鸾台三品。

无功不受禄,武则天提前给骞味道升了职,自然是让骞味道按照自己的心思来办事,这一点骞味道还是能领悟出来的。

裴炎只是暂时下狱,并未免官,像裴炎这等身份,骞味道与鱼承晔自然也不敢对其鲁莽用事。

骞味道请裴炎坐定,说道:“裴相,刘纳言等人让我给你带个话,劝你对天后说点儿软话,不要再提要天后还政之事,以求天后原谅,或许天后能宽恕你...”

裴炎微微一笑,叹道:“你们什么时候见过,下了狱的宰相还有能活着出去的?”

裴炎知道他这一关是过不去了,不论骞味道、御史鱼如何诱导或是审问,他始终没有低头认罪,也不愿向武则天服软。

骞味道、鱼承晔见审不出所以然来,只得将情况如实汇报给武则天。

本以为武则天会生气,但她却没有,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中一般,神情自若的说道:“让他再留世几日吧...”

翌日,洛阳城中突然流传开了一首童谣。

童谣道:一片火,两片火,绯衣老儿当殿坐。

没有半日的功夫,竟传遍了大街小巷,也传到了太初宫内。

武则天马上在武成殿内召集大臣,让他们破解童谣。

只是这童谣不知所起,又毫无头绪,众人猜测良久,皆不知所云。

正当大家无解之际,武三思突然站出来说道:“臣来破解一番。”

“嗯...你来说说看...”武则天表情平淡的说道,似乎她已经猜到了武三思会站出来一般。

只听武三思大声说道:“童谣所言,一片火两片火,双火相叠,是为炎字,绯衣相叠则是个裴字,童谣所指的人是裴炎。”

“至于童谣的后半段当殿坐,敢称为殿的只有皇宫,所以当殿坐是指坐上了御座,童谣是说裴炎想要坐御座当皇帝...”

群臣一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

“大胆裴炎,果然是包藏祸心...”武则天怒道。

解释的虽好,但是群臣心知,童谣本是不可考的东西,又多是流言蜚语,并不能作为谋反证据!

“童谣不可考,甚至有可能是徐敬业的反间计...”刘景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是啊!不能只凭流言蜚语便认定裴炎谋反...”凤阁侍郎胡元范也跟着附议。

正在此时,负责审理裴炎一案的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骞味道匆匆赶上殿禀告,他带人在裴炎府上搜出一封写给徐敬业的书信,信中只有“青鵝”二字。

群臣微微一愣,这封信出现的时机也逃过巧合了吧!

“大家再破译这二字的含义?”武则天说道。

孤零零的两个字,就让人猜其意,这不是难为人吗!群臣又是一番猜测,也不敢轻下断言,还是不解其意。

见群臣没有方向,武承嗣站了出来,煞有其事的说道:“童谣用的是叠字法,这次何不用拆字法?”

“怎么一个拆字法?”武则天问道。

“大家请看,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鵝字拆为我自与,所以青鵝二字是表示要在十二月于城中为内应。”武承嗣将拆解后的意思说了出来。

群臣一片哗然,这两个字的含义,拆解的也太牵强了吧!

但是群臣又无从反驳。

众臣还欲解释,但是武则天冷着脸说道:“裴炎平日便以受遗老臣的身份自居,倔强难制,早有反心...卿等与此事无干,朕知裴炎反,亦知汝等不反,且勿再做纠缠...”

武则天此话虽然平淡,但是威胁警告的意思充斥其中,令众人不寒而栗。

武则天直白的告诉众人,我不把你们认为同伙已经是开恩了,趁早住嘴,别再让我为难,否则别怪我把你们一起办了。

见武则天借童谣与拆字,认定裴炎谋反。群臣这次知道,或许今日的童谣和书信都是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搞出来的。

武则天把戏演的彻底,就是一定要置裴炎与死地,谁劝也没用了。

群臣只能留下一声长叹。

十月十二日,下狱仅六日的裴炎被武则天下令斩杀于狱中,武则天似乎不解气,又下旨抄没其家产。

然裴炎一世清廉,家中毫无积蓄,倒是让武则天意想不到。

可叹一代名相,只因一时之错,错信武则天,终酿成今日苦果。

不仅害了李显,也害了自己,更险些害了大唐。

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