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3)

我那好兄弟就是个带兵打仗的,别难为他了。

阮大夫深感困挠。

天子派他到唐国辅政。

不是让他来代君听朝。

但国君……总不上朝。

弄得阮大夫很是尴尬。

他盘了盘,入朝议事的现有三派。

一拨,前唐留任的客臣和新招的学士。

这拨人通晓政事和边区环境,是献策谏言的基础班底。

然后是刘夫人推送的关系户。

个个官居要职,代表刘夫人母家一脉。

享有姚墟丰厚食禄,有钱有势。

还有姚二公子及其幕僚,加上北部军镇的武将,都是姚大公子的嫡系。

这三方暗流涌动。

尤其北镇官将,除了姚二能居中调停,根本不服别人管。

虽然他们也不经常来朝述职。

但只要一来,必定会激起满堂火药味。

感觉随时会爆炸。

阮大夫想跑又不能跑。

他觉得单靠自己一人,完全搞不惦。

只好发信向天子爷求助。

希望那爷好歹设法让大公子定期露个面

甚至不敢要求像个普通国王一样每天视朝。

天子倒是回信了。

大致意思总结下来,就是开头那句话。

阮大夫抓狂。

其实,姚大公子真没闲着。

唐国本来的辖地就十二座城。

大公子来了以后。

夺回辉城,抢占囤兵所。

截断黎人东进补给线。

又接连收了周边四座小城。

然后立刻开始动工构筑防线。

不可谓不辛苦,简直劳模!

但他好像忘了他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个打工仔。

有很多事完全可以让别人替他打工。

而且,就算再怎么忙,总不至于连朝堂露个面的工夫都没有。

阮大夫虽然奉命监国,那也不能越过国君擅作主张。

但凡有什么需要请示的,赶路都要赶半天。

阮大夫手头一堆任务待处理。

总让他把时间浪费在来回行程上面。

不是一种变相压榨?

天子爷默许这种压榨,还让他必须高效完成作业。

这叫两头压榨。

想罢工!

好不容易筑垒工程告一段落,大公子终于肯上朝了。

戎装佩刀也罢,居然还带了个相好的陪侍。

那国王宝座原来是可以两个人一起坐的吗?

"前唐叛贼以好色闻,也从未带妇人同朝狎玩,主君何以如此不顾大体?”

姚大公子到唐国灭宗族坑士卒。

在内宫诛杀无辜侍女。

对上不恭,对下不仁。

早是恶名广播。

家属尚且不敢多嘴。

唯有前唐留任的一个官员出列质问。

姚将军看他装扮,一身灰色长衫。

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

只见脸色忿然,大有不平之意。

遂问阮大夫:

"这是个什么人物?"

那小官不等阮大夫回话,自报家门:

"臣赵起。"

"赵大夫。"

"不敢当。"

姚将军发现,这赵起说话时,他几个同僚面露嫌恶神色。

倒没人替他小命担忧。

"只是好端端坐着,何来狎玩一说?"

赵起愣了一愣,这平心静气的反问大出意料。

他向上略扫一眼。

见陪侍女子装扮素净,姿态端正,落落大方。

主君同她并坐,且隔着距离。

别说"狎玩",倒有尊让之意。

"是臣失言,但仪礼有制,妇人不宜登堂上殿。”

“先祖伐邦建朝,带王后千华随行,掌军令,事封赏,呼之小王,此为后世效仿,以君夫人谓之小君。唐本余国,为迎新礼,在正殿旁增设千华室,赵大夫以为如何?”

赵起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位主君声名在外,却没人说过他如此能言善辨。

经历几代更迭,礼随人变,早不同当初。

但就算如此,也不能当众否认开朝奠基。

旁边同僚眼露讥嘲,存心要看笑话。

他倒也无所谓。

只是经历庸君误政,枉付一腔热忱。

新君久不视朝,一来就带姬妾随行。

言辞凛然,听似有理,实则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