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琅琊王氏(1 / 2)

鸿武 山桔 1118 字 2个月前

如今靖安军进入皇城,做一些事情也方便得多。

而且,黄俊如今提督西厂,对于京城的掌控更加严密,

一些原本无法探查的事情也渐渐有了眉目。

几天的时间眨眼间便过去。

西厂还是如以往那般搅动风云,虽然其权限只限于查案。

但大家都是京官,有的师出同门,

有的则是同窗,还有的则是出身一地。

这也导致了拔出萝卜带出泥,

一个兵器工坊的查办,带来的几百名参与其中官员的罪证。

这也导致京城官不聊生。

但奇怪的是,百姓对此没有丝毫意见,

甚至还认为西厂的下手太轻了,应该都诛九族。

在他们眼中,凡是官员皆可杀,就没有不贪的官。

百姓们推波助澜,黄俊对此也毫不在意,

依旧我行我素,大肆查抄兵器工坊。

虽然只限于京畿之地,但这些若是让朝廷掌握在手中。

产出的军械足够武装一支十万人的军卒。

皇帝明白这些,文武百官明白这些,

世家大族也明白,黄俊自然也是明白的。

但之所以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还是因为西军出征之事牵扯了精力。

平西侯种应安在多日前就已经离京,

快马赶回西北,整顿军卒,随时准备出发。

而作为掌管江南卫所的卫国公也离开了京城,

回到江南整顿军伍,准备向西北开拔。

朝堂以三国的世代积累作交换,

换取了西军的道路通畅,以及京畿之地的风平浪静。

世家大族们此刻都忙着收敛钱财,调动资源,准备在三国里分一杯羹。

虽然三国是小国,但因为与大乾接壤,

其内的玉石翡翠等得以能高价出售。

所以三国积累了天量的财富。

世家大族们都懂,做生意没有抢劫来得快!

大乾开国初期,那些勋贵们每每打赢胜仗都会掠地三尺,搜寻一切财宝。

尤其是几位国公,当初他们平灭了几个小国。

拉金子都是用马车来拉,绵延不绝,这可是世世代代都花不完的钱。

孰轻孰重,大乾的权贵们都知道。

如拓跋砚所说,乾人就是背着仁义道德的豺狼,

一旦有所利益,他们就会蜂拥而至,生灵涂炭。

从古至今死了多少无辜之人,人命恰恰是最不值钱的。

此时此刻,京城外一处占地颇广的庄园内。

舞姬们载歌载舞,好不快活。

庄园宽阔雄伟,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无与伦比的华贵。

古铜色大门镶嵌着精美的浮雕,

大理石地板光可鉴人,映出天花板上精致的壁画。

周围墙上的挂画都是价值连城的名作,让人望而生畏。

精心修剪的花园中布满了名贵花卉,

中央的喷泉雕塑则不间断地喷出透明的水花,增添了园中的优雅与宁静。

这座庄园的主人姓王,乃琅琊王氏家主之弟。

琅琊王氏,千年世家,世代经商,世代为官,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其千年蔓延之脉络,让人无从得知其有多恐怖的力量。

大乾未开国之时,琅琊王氏就曾资助太祖高皇帝,为其提供军资饷银粮食。

甚至连家中子弟都入高皇帝帐下,为其维系军伍。

大乾开国之后,琅琊王氏尊贵至极。

高皇帝曾言,王氏可选一人入内阁为相,

与之有相同殊荣的还有其余几个千年世家。

但毫无疑问,所有人都拒绝了。

他们之所以能维系千年,靠的是家族脉络,

靠的是手中掌握的土地田产工坊。

靠的是文脉影响,不是靠的虚名。

为相又如何?反而被束缚了规矩。

不过时至今日,还是有一些王氏子弟在朝为官,

都处在地方要害官职,虽然不高,但足够用。

今日朝廷休沐,王氏京城外的宅院尤其热闹,

不少马车从京城内驶出,来到这里。

其中不乏京城的商贾权贵,还有一些当朝大人。

只因今日是王家二爷王文辅的五十大寿。

不管与王家关系如何,但凡接到了邀请,都不会拒绝。

王家也极为识趣,没有投递请帖给一些朝堂大员。

一是不方便,二是如今朝堂正在筹备大仗。

王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但即便如此,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