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寻找信心(1 / 3)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787 字 5个月前

华族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人目不暇接。

有些人的思想跟不上这种变化注定要掉队。

整个华族前进的脚步是不可能停下来的等这些人的。

等待他们的只有淘汰。

春节之前,华族照例是要开1次大会的。

不过在开会之前,董良要对各个地方进行走访。

这种走访是随机的,没人知道元首1行人会先到什么地方。

可能是因为与杨瑛瑛谈到南洋的问题。

董良的心中有些发虚,其实就是对战胜洋人失去了自信。

拿破仑3世在法兰西励精图治,发誓要恢复其叔叔昔日的容光。

普鲁士的工业化日新月异,容克贵族们谋划统1整个北德意志,建立1个容克帝国。

大英帝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他们控制着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开普敦,势力范围覆盖整个世界。

光是主力战舰就有数百艘,华族的主力战舰连人家的0头都赶不上。

首相1声令下,大英帝国的战舰就能够瞬间出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

维多利亚女王虽是女子,却拥有铁腕手段,控制着大英帝国走向了最巅峰的维多利亚时代。

沙俄的尼古拉1世正在对奥斯曼帝国磨刀霍霍,在黑海,1场剧烈的风暴即将降临。

西方列强用几百年时间磨砺了自己的尖牙利爪,而华夏在满清的统治下,却陷入了沉睡之中。

董良来到这里不过两年时间,怎么看他所创建的护卫军都显得稚嫩。

这1次次的胜利,看似辉煌,实际上却充满了侥幸。

敌人因为满清之前的拉胯表现,1直没有对东方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添油战术中让护卫军越战越强。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继续持续下去。

为了找回自己的信心,董良来到了马尾炮台。

这座炮台是华族重点建设的1座炮台,上面的武器也是整个华族最先进的。

马尾炮台已经不是1座传统意义上的炮台,它是1座炮台群。

所以更应该说它是1座要塞。

整个要塞中有1部分已经建好,但是周围还有1些用粗壮的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围起来的地方。

建筑工人们像是工蚁1般忙忙碌碌,爬上爬下,即使年节将至,也没有1个人懈怠。

巨大的滑轮吊臂在炮台的顶部高高翘起,小型蒸汽机驱动着滑轮组不断运转,将各种建筑材料吊运到要塞上面。

看着庞大的要塞,董良顿时来了信心,这样的要塞,哪怕是英国舰队将闽江给塞满了也到不了福州城下吧。

“元首,这座马尾炮台堪称奇迹。这么大的建筑竟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建起来,仅仅用几千人而已。”管晏跟在董良的身后,不禁感慨道。

历朝历代建设大型工程,无不劳民伤财。

唯独华族将大型工程的建设变成了惠民工程。

工地上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在福州城及周边雇佣的。

每个工人的工钱基本上都可以养活1个家庭。

“辅成啊,你只看到表面,要知道为了养活这些工人,华族需要向福州输送大量的物资。而我华族之所以能够解决物资的问题,那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包产到户。减少了中间剥削环节。土地上产出的粮食除了百姓自己食用的之外,全都进入了流通领域。再加上我们对外贸易的顺差大部分都换成了粮食,才能够保证这些工人正常开展工作。”

管晏对华族的运作模式越加的熟悉起来。说白了,华族能够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官府的手中。

这种集中是通过改变分配方式得来的,而不是依靠压迫和剥削。

他知道董良为什么1直坚持推行土地改革。

这其实就是缩短了粮食从产出到百姓嘴中的流通环节。

流通的环节越短,就越加的高效。

以前的土地也是这么多,种地的也是那些人。只是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佃农。

生产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进入地主的手中,而这些地主喜欢将粮食存在自家的仓库中。

另外,按照满清的政策,南方的粮食要填补北方的粮食空缺。

这就导致有大量的南方粮食运送到北方去。

长途的运输会损耗掉大量的粮食。

最终的结果就是粮食普遍不足。

现在华族将这部分粮食都给省下来了。

董良来到炮台之后,自然要通知炮台的负责人。

负责马尾炮台的守备司令名叫李德仲,以前是教导队的王牌爆破手。

在西表岛的时候就跟在董良的身边学习炮术。

后来周成国在福州城的中洲岛上组建炮兵学院,李德仲还去做了1段时间的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