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归德门外有1家“兴海商行”。
这个商行就是大海商苏文灿开的。
苏家虽然不像5家那样厉害,但是在十3行中至少也能够排到前5。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苏家可是排在十名开外。
那个时候的广州十3行还是唯1的对外通商口岸。
虽然是独家的生意,但是却要看朝廷的脸色赚钱。
基本上是谁家跟官府的关系好,拿到的份额就多,赚的钱也多。
不过苏家却在朝廷没有靠山。
直到鸦片战争后,朝廷开阜通商。
十3行的垄断地位没有了,很多转不过来头脑的大商家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而苏家却迈出了走出去的第1步,他们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订购老闸船自己出海,跑南洋的近途贸易。
而且他家主打的是粮食生意,这1块利润低,洋人不愿意碰,不过竞争也小。
如此,苏家的生意反而因为开阜通商越来越好。
这1切都是苏文灿的功劳,这是1个头脑活络的中年男人。
苏文灿不仅仅做生意有头脑,对家中孩子的教育也很有1套。
他1共有5个儿子,孩子到了十2岁就要上船出海历练。
苏家靠海吃饭,深知财富来自大海,而海上航行凶险莫测,最能磨练人的意志。
苏家的孩子都要在大海上历练,以后才能够有继承家业的资格。
他的3儿子苏达从小天资聪颖,长得也是最像苏文灿的,深受其喜爱。
可是在去年年中,苏达乘坐的1艘前往长崎送米的广船失事。
苏达也杳无音讯,苏文灿为此伤心了很久。
不过这是他们苏家的传统,苏达遭遇不幸,只能怪他没有福气。
原本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毕竟他还有4个儿子。
不过就在上个月,有人联络到自己,说自己的儿子在琉球8重山。
作为1个海商,苏文灿自然知道8重山在哪里。
那里是琉球国最荒凉的岛屿。如果不是遇到台风需要紧急避风,1般的商船都不会到那里去,那里也没有建造成熟的港口。
苏文灿不管此事真假,真的派人去看了,反正他家中常有商船路过那里。
但是家仆却只带回来了苏达的书信。
这书信此时正在苏文灿的手中。
儿子在书信中告知苏文灿,他在岛上拜师学艺,从老师那里了解了这个世界。
儿子在书信中说,如果满清继续这样统治下去,苏家这样的海商会越来越难过。
以后将有更多的洋人到东方捞金,他们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而在海上做生意讲究弱肉强食,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没有国家保护,苏家手中的生意以后也会被洋人抢走。
苏达暂时不回来,他想要继续跟着老师学习。
同时随书信送回来的,还有苏达自己抄录的《告华族同胞书》。
苏文灿只看了1点就将身边的仆从全部赶了出去。
这里面的内容字字珠玑,但是又处处鼓动人去造反。
苏文灿经常下南洋,他对里面的很多内容还是认同的,尤其是华族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洋人的欺压。
华族1词在苏文灿这里也没有什么稀罕的。
南洋的华人大都自称为华族,他们都不愿意称呼自己为大清人。
在大清眼中他们是弃民,同样他们也不会接纳大清。
通过去岛上的苏家管事,苏文灿知道儿子口中的这位先生竟然就是东海上传闻的大海盗“东海董爷”。
那是1个敢于跟洋人硬拼的狠角色。
从儿子信中的内容,苏文灿能够感受到苏达确实成长了,他与以前判若两人。
苏文灿收起了书信,喊来了等在外面的管事。
“去准备5船稻米,我要亲自去1趟琉球。”
苏文灿倒是想要去看看这位董爷到底是何方神圣。
殊不知,这个决定将为苏家带来巨大的机遇。
而咱们这位董爷此时却在宫良城医馆中探望孙延平。
孙延平的气色已经好了很多,尚云给他用了1些滋补的药物。
“平叔,您感觉如何?”董良拎着几包点心,坐到了孙延平的床边。
孙延平要起身行礼,被他伸手扶住。
“好多了,翁主的医术了得,休息了这么些天,不仅仅外伤好了,还将我以前的1些老毛病都给带掉了。”
“您老的身体好就是我华族的福气。”董良笑道。
“元首过奖了。”
董良将他成立暗部并且让孙延平的主持的想法说了。
孙延平倒是没有拒绝。
“元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