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正在马车中和郭嘉、徐福、唐瑁讨论着丹阳郡的情况,就听得前方传来报讯。
“报!大人,刚寿春传来消息,说九江太守边让在知道是大人出任扬州刺史之后,他直接挂印辞职,就此回陈留老家了。”
“啊?”
张杨一时间傻眼了!
他虽说是过来人,可是也做不到对于每一个东汉人物都清楚前后轨迹,他只是记得边让是被曹操杀的,不清楚是为什么被杀,在哪被杀。
现在知道了,这是边让回老家被杀的。
因为边让的老家陈留,以后就是曹操的地盘。
这就难怪了!
见张杨有些惊愕,郭嘉道:“主公,这是好事啊!边让主动离开,比我们赶他走好多了!这下我们就可以不用顾忌什么了,直接好好经营九江郡。”
张杨点点头,这边让的傲气,反而成全了张杨。
免得他面对边让,自己这个刺史还不一定能指挥太守,那就尴尬了。
如今边让去职,真的太好了,免得大家尴尬。
太守去职,新任扬州刺史驾到,九江郡剩下的官员们全都出城列队欢迎。
尤其是见到自家刺史大人带着这么多兵马过来时,一个个都惊呆了。
这刺史大人实在勇猛啊?
怎么会有这么多骑兵?
这也是张杨故意为之,他刚上任,一定要给下属官员一个震慑才行,尤其是以后还想要长驻扬州的,更是需要强势入驻。
没了边让这个名士太守,张杨自是顺利地进入寿春城,开始了自己刺史生涯。
张杨只是临时暂住太守府,因为他还是决定要将刺史府设在庐江郡的治所皖城。
因为寿春这里实在太偏于东面一角,他又不想像孙权那样,以后偏于一隅,躲在江东割据一方。
所以寿春不是一个好的指挥中心,江对岸更不是,江对岸就像是刘备设都成都一样,看上去是稳靠安逸了,同时也因此偏于一隅,再也影响不了中原的大局。
所以综合来看,张杨选定的位置是庐江郡的治所皖城。
庐江郡位于豫州南面的汝南之南,西面挨着中心之地荆州,东面是九江郡,南面过江又是江东。这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指挥中心。
张杨的分析郭嘉和徐福都很是赞同。
既然刺史府不设置在这里,张杨就懒得折腾了,直接任命李典为九江郡太守,负责治理九江郡。
在九江郡安顿几日之后,张杨让李典自己在寿春招募郡兵,多多益善。
他准备在寿春城留一万郡兵,在寿春南面的港口历阳留五千郡兵,这里就要一万五千郡兵了,若再有超出,就可以选拔成为作战军士。
安顿好九江郡之后,张杨又率军前往西面的庐江郡。
他要先把自己的刺史部治所先安顿下来才行。
庐江郡,目前的太守是老大人陆康。
之所以称为老大人,是因为陆康都已经年近七十了,是名副其实的老太守。
“主公,去往庐江治所皖城这一路可不好走啊,听说庐江郡现在到处都是黄巾军,实在是陆老太守年龄太大,无能为力啊!”
“没事,咱们这不带着一万兵马嘛!这庐江黄巾军再多,也不能有几万人的吧?”
“主公,还真被你说中了,庐江还真有几万人的黄巾军,或者说叫做山匪吧。福之前游历荆州汝南,早就听说汝南和庐江是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地区。就是因为汝南和庐江的太守都是老太守,都是文官,不擅长剿匪。”徐福苦笑道。
“没问题!呵呵,你们可别忘了,你们家主公,可是身怀利器的!”
张杨一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弓弩坊的制造,如今自己手下三千禁卫军已经有两千配备了短弩,这两千的短弩轮番攻击,威力可是不小了。
从寿春进入庐江郡,第一站就是寿春西南的安风县。
“大人,咱们安风县如今可是日子相当的难过。这城西湖外,有一股数千人的湖匪,原本黄巾军戴风的下属,这两年又拉起了队伍,唉……”
安风县令出县城外迎接张杨,没说上两句,就开始诉苦,希望刺史大人能够帮忙剿匪。
“数千人?好!这湖匪必须要剿灭!你派人带路,咱们这就去!”
这庐江郡以后可是张杨这个刺史大人的大本营,他又哪里能够容得下湖匪存在?
几千人的湖匪,对于张杨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乐进,我给你调拨三千人,张辽,你率领两千骑兵配合,去把这股湖匪给剿了!”
“是!主公,主公就给三千人就够了!不用麻烦张辽将军了!”
乐进这是投效之后的第一战,他早就观察过了,主公手下的军士一个个都是装备精良,对付那些湖匪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