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秦藩(1 / 2)

巡视完太原晋藩后,朱雄英没有继续停留,继续前往下一站,西安秦藩!

晋王朱棡有些不放心,从晋藩挑选两千精锐骑兵,由他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亲自率领,护送皇太孙去西安。

朱雄英自然是不同意的,倒不是担心这位三叔有什么企图,而是实在没必要。

百名锦衣卫都够招摇的了,再加上两千全副武装的骑兵,一路之上必然会惊动各地官府。

而各地方官得知皇太孙驾到必然会想尽办法迎接,并表现自己,实在劳民伤财。

但朱棡却一再的坚持护送,他是真让一场刺杀吓怕了。

朱雄英实在拗不过,只得同意下来。

紧赶慢赶,一路奔波,用了十天才赶到西安地界。

朱雄英走出马车,对着谢成说道:“就送到了这吧,永平侯一路辛苦,回去后替孤谢谢晋王!”

谢成翻身下马,行礼道:“能护送太孙殿下是臣的荣幸!”

朱雄英摆摆手,嘱咐道:“回吧,路上莫要扰民!”

“遵命!”

谢成再次拱手,支支吾吾的说道:“殿下,晋王妃让臣……”

“有事就直说!”

朱雄英看他一眼,说道:“你永平侯好歹也是追随皇爷爷平定天下的开国功臣,吞吞吐吐的一点都不痛快,你这性子可不像淮西爷们!”

当年蓝玉案爆发,淮西勋贵遭到清算,除了身在京城的蓝玉,常茂,曹振,王弼等人,还有晋藩的谢成,韩勋几人,差点都让朱棡给杀了。

谢成恭敬道:“殿下,晋王妃想求殿下一件事,但碍于晋王在,没敢提出,让臣……”

“赶紧说……”朱雄英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

“晋王妃想求殿下开恩,能否宽恕朱济熿之罪,让他回晋藩!”

朱济熿……

朱雄英都快把这小子给忘了,当年他和朱高煦跟着大军一起去平倭,朱高煦立功回去了,而朱济熿却碌碌无为,没什么军功。

后来荡倭卫经过改编和裁减,变成了独立的神机营,至于这小子在哪,他也不知道。

朱雄英看向一旁的李景隆,问道:“曹国公,你可知晓?”

“回殿下,臣也不知!”

他李景隆身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哪里会关注一个小兵的去向。

“回头查查朱济熿在哪……”

“臣遵命!”

随后,立马打发谢成回去!

朱雄英并没有答应让朱济熿回晋藩,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回去只会祸害整个晋王府。

再说了,这家伙要是没烧拱卫司,平倭之战也不至于打的这么仓促,至少提前半年就能结束。

……

西安!

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六个大一统王朝在此建都,是古代作为都城时间最久的一座历史古城。

两汉时期,西安是全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地方,丝绸之路打通后,这里成了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隋唐,古西安旧城已经破败,隋文帝又在城东南营建了新都大兴城。唐朝建立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自此之后又不断修建城墙,城楼,兴庆宫等建筑。

宫城完全与今天的西安市重合,皇宫与今西安市明城墙重合。

到了大明开国,洪武爷封次子朱樉为秦王,位列藩王之首,封地西安。

早在洪武初年,老爷子就有迁都的想法,让秦王去西安也是让他好好经营此地,为迁都做打算。

结果朱樉到了封地后彻底放飞自我,做出许多不法事。

洪武二十四年,老爷子让太子朱标亲自前往西安,考察此地能否作为大明朝的新都城。

朱标回来后告诉老爷子,如今的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新都城。

从整个大明王朝的疆域来看,西安太偏于西北,虽说易守难攻,但是很容易被围困,导致粮食短缺,城池自然不保,在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这是极其危险的,特别是对于新生的王朝来说。

并且西安的大部分物资都是依赖黄河水运,而黄河情况复杂,再加上泥沙沉积,河道时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物资的运输,因而不便。

而且此时的西安历经千年,由于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早已不是当年繁华的天府之国。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钱,大明开国后连年北伐,平叛,国库年年空虚,压根支持不起如此庞大的迁都大业,更何况,朝廷大臣多是淮西,浙东人,他们都不想离开家乡去往西北之地。

当年的诚意伯刘伯温也说过,金陵城的风水呈虎踞龙盘之势,此乃短命之相,恐会二世而亡。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这地方实在太舒服了,十里秦淮,太容易让人沉迷温柔之乡而无法自拔,更无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