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1 / 3)

柳芝此时心情格外激动,这个仲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40多年后那个一幅画拍出千万高价的大画家。

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一来是因为“仲”这个姓很少见,二来,柳芝曾经采访过他,听到聊过自己自己曾经下乡当知青的岁月,似乎都与现在的情形对上了。

彼时已经是个接近70岁儒雅老者的仲旗感慨万千地回忆起他的知青岁月,“我很感谢那时候的队长,他老是让我画大字报,给了我锻炼画技的机会。还有村民们对我一次次的否定,也让我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总的来说,仲旗年轻的时候因为满身的文人风骨,所以与大队里的村民相处得并不是很好,他总认为自己是高山流水但却找不到知音,知青当了七八年一直得不到回城的机会,心中苦闷得很。

直到人到中年,他的心性豁然开阔了起来,终于能够平静地看待从前的失意,他的画作仿佛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层境界,也开始在文艺圈出名。

不过文艺圈也不都是识货的文艺青年,只要人一旦有名气,就算是少年时期随手的涂鸦,都能被赋予极高的内涵和评价,被一些附庸风雅的人追逐。柳芝听说,仲旗那副拍出千万高价的画作就是他当知青的时候画的。

此时的柳芝又是后悔又是庆幸,后悔的是她当年并没有关注具体的画,到底是哪一幅拍出了几千万的高价!

但现在,仲旗老先生这个如宝藏般的资源就在自己身边,柳芝觉得她无论如何也要与他搞好关系,争取多弄几幅他的画来,留着给袁善梅当传家宝。

仲旗走了进来,见到办公室有一个样貌清秀端庄大方的陌生女同志坐在里头,脸微微红了一下,移过自己的目光,“陈主任,我打算吃过午饭就去画的,今天收工前应该就能画好。”

陈春华对这个有点文人脾气的知青说不上喜不喜欢,只知道他画画得很好,就一直让他写大字报,平时就没有什么交流了,她点头,表示知道。

柳芝好奇地看了眼仲旗,假意询问,“春华姐,咱大队的大字报就是这位同志画的吗?”

陈春华点头,“对啊,这位仲知青是大字报的主力,如果何老师有空也会一起画,不过基本上都是仲知青的手笔。”

柳芝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仲知青,原来就是你画的啊,每回我经过的时候都觉得那些画很好看,每个人物都有着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就连国旗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让我肃然起劲。”

柳芝其实压根没注意到大字报在哪,不过结合常识,这个年代的大字报除了那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别的都不被允许吧,所以就小小地空口夸了两句,就算被打脸了,她也有办法圆回来。

不过柳芝的担心是多余的,看着仲旗微微涨红的脸和脸上小小的得意,她知道自己这是拍对了马屁了。

仲旗点点头,“谢谢这位同志,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陈春华便为二人介绍,“这是柳芝同志,这几天来帮我们做点事情。这是仲旗,仲知青,咱知青点数一数二的文化人。”

两人算是正式认识了,柳芝又问了几个关于画画的问题,仲旗越说越兴奋,在这里这么久,终于有人对他表示了欣赏之意!他实在是太激动了!

陈春花看到仲旗越来越亮的眼睛,心里隐隐不悦,“仲知青啊,我们这里还有事呢,你要没什么要紧事的话,不然先回去吧?”

仲旗只好缓慢挪步,笑着看向柳芝,“柳芝同志,日后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

柳芝开心地点头。

等到仲旗走远了,陈春华这才拉着柳芝小声说,“我说柳芝啊,我是真的喜欢你才跟你说的,你别怪我多嘴。这城里的知青总有一天会回去的,抛妻弃子的多了去了,你看我们大队就有好几个,一个女人拖着几个孩子,真是造孽哦!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可别被那些文化人的皮囊给骗了去。”

柳芝失笑,“春华姐,你多虑了,我可没那种打算,我啊,就纯粹喜欢画画才说的。”

陈春华也不知道柳芝说的是真是假,但都说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至于未来如何,就看柳芝自己的了,两人继续之前的工作。

另一头,袁善梅开开心心地去了小孩最多的地方玩去了。

她的好朋友有不少,赵丽丽、金勇辉、小胖等等,可多了,可是因为平时她要忙着干活,压根没有什么时间和大家一起玩,上次听赵丽丽说他们一帮人去山上探险了,可把她羡慕坏了,现在终于可以跟大家一起玩了,袁善梅一路上跑得飞快。

总算见到小伙伴,袁善梅开心地上去和她们打招呼,“赵丽丽、金勇辉!你们玩什么呢?”

赵丽丽看到袁善梅身上的新衣服,眼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