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些眼瞎的人爱嚼舌根子(1 / 2)

大楚有福气 象耕鸟耘 1381 字 11个月前

元祐帝看着老大他们振作起来的样子,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倒也不是他不喜欢老大他们,那也是自己的孩子,亲眼看着长大的,怎么会讨厌呢?只是,人总是会偏心的,一碗水很难被端平。

从老大到老八,他们都是在元祐帝忙着改革,根本抽不出身的时候降生的。每逢有孩子出生,元祐帝都只是匆匆看过一眼,便返回紫宸殿处理朝政了。

哪里像阿昴?这是在元祐帝翘首以盼之中诞生的孩子。彼时,改革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元祐帝终于有心情带孩子了。阿昴是元祐帝的第九个孩子,却是他实打实第一次真正担负起父亲的责任。

在阿昴身上,元祐帝投入了百分百的慈父心。有时候,连老四都赶不上阿昴在元祐帝心中的地位,就更别说,一直以来都与他很是疏离的老大他们了。

这也就是为啥,老大他们都言明不再入朝了,元祐帝还是派暗卫盯紧了他们的原因。实在是阿昴太重要了,而皇位也确实是撩人心弦,元祐帝还是不怎么能怎么信任得过老大他们。

很快,马脚就漏出来了,不,是被生拉硬拽地捅咕出来的。

话说,老大他们出府,比他们自身更激动的,莫过于他们的拥趸们了。老大他们前脚打开府门,后脚就有朝臣拿着名帖前来拜见,一个个地,刚下马车就红了眼,外人见了,怕不是觉得,这府中有白事吧。

若是普通的拉家常也就罢了,但关键是,这些朝臣们一言不合就把话题往储位上挪。

“殿下,您可是皇长子啊,您的母亲可是建宁吴家的嫡女,怎能让郭家那个踩在您的头上啊?”这是有人在拿老大的母亲说事儿。

世家没倒以前,建宁吴家是最树大根深的一支,吴贵妃的出身也的确算得上是元祐帝后宫中最高的了。

“两位殿下自幼习武,何尝不能胜过那平王世子?若是两位殿下能大败郭容执,赢得郭家军的尊重,那来日掌控郭家军岂不是易如反掌?”这是有人在撺掇着老五和老六跟容执对上。

老五和老六的确是天生的大块头儿,即使是在府中荒废了十年,那身体也并没有长出一身膘来,反而依旧是鼓鼓囊的,简直是天生的武学材料。

“八殿下,您外祖父可是败于太子和安王之手,您难道就不想报仇吗?”这是有人在提醒老七和老大关于太和城银矿的事。

在太和城私开银矿的,就是老八的外祖父牛逢时。不过元祐帝早就通过暗卫查明了,老七和老八对于牛逢时的所作所为是一点儿都不知情,别的事情不知道,但至少在银矿的事情上,老七和老八实属无辜。毕竟,那银矿上的银子全都被牛逢时私藏了,老七老八连一个银粿子都没见到。

对于朝臣们迫不及待地嚼舌根,老大他们的反应倒是十分地有趣。

老大学问好,几乎每一个来找他的人,跟他说的话,他都能大差不差地复述一遍。复述给谁?自然是元祐帝。

老五老六脑子不太好,但不妨碍,人家有烂笔头。这兄弟俩是着急忙慌地把名单递给元祐帝,就带着榆妃上船往欧罗巴去了,谁让外面的世界那么好呢?

老七老八平平庸庸的,但人家俩既有嘴,又有手。淋了朝臣们那么多吐沫星子,自然是要报仇的。谁能帮他俩报仇,还不是御座上的那位。

元祐帝看着曹安刚刚整理好的老大他们捅来的信息,脚趾头又蜷缩了起来。明明阿昴和安王的地位那么稳固,既有以宋老尚书和南求问为首的天下文人的支持,又有郭家军和水师做后盾,为啥那些个臣子就是看不清呢?

老大他们既没钱,又没人,咋谋反?纯纯靠吐沫星子吗?

不过,老大他们这次的动作倒是让元祐帝颇有些刮目相看。他实在是没想到,老大他们竟然那么轻易地就把他们原先手中的势力全都揭明了。

为了能够跟朝堂彻底划清界限,老大他们也趁着这次机会,把自己手里的人脉一五一十地全都交给了元祐帝。连冷宫院墙的第几块砖石被挖了个小洞,他们都说了出来,那是一点儿私都没藏。

老大他们的主动暴露也是有意为之。主要是,在近距离地观察了阿昴的生活之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那皇位上有钉子,坐下去扎屁股。

看看阿昴吧。他才多大啊,早出晚归的,还要替老父亲批奏折,啥事儿都得操心,一点儿自由都没有。这还只是太子,等当了皇帝,那不就跟那拉磨的驴似的,没个停下来的时候?

“皇帝就是个劳碌命,谁爱当谁让去吧,老子不伺候了。”这便是老大他们的心声。

对于某些心怀叵测之人的撺掇,老大他们一概不理,转头就把事情捅咕给了元祐帝。

见老大他们迟迟不回应,那些朝臣,或者说是谋士更为恰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