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娘子决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1 / 2)

大楚有福气 象耕鸟耘 1461 字 2023-06-02

畅娘子的头面当然没有被送进刘府。她爹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得空闲去给畅娘子安置头面。

正如数年前,百姓们围在世家府邸前讨伐的那样,此时的刘府的门前也聚集了好些激愤的女子,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男子加入了进来。

皇后坐在巷口的马车上,看见聚集的人群中男女各一半,她终于开心地笑了。

这才是皇后想看到的场景。不是男帮女或者女帮男,而是你帮我,我帮你。百姓之间的互帮互助不止局限在男女内部,而是跨越界限,平等公正地看待每一个人。

惜音离宫一事,随着佞臣们被免官,他们手下的说书人们无法再去搅风搅雨而逐渐平息下来。

这整个过程中,惜音,老二的姨娘们,还有贺氏这些原本被困在后宅之中的女子都是受益人。

惜音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农学院上课了。

前段时日,京中流言纷纷,惜音嘴拙又不通文墨,她唯恐自己被有心人误导说些违心的话,她只能听皇后的话待在农庄里,连门都不出。

如今,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带着米花去上课了。

老二的姨娘们则是已经带着孩子们登船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南下,姨娘们还雇了鼎丰镖局的镖师作保镖。他们打算第一站先去江南,一边游玩,一边批发些丝线,也学一学南面刺绣的样式。

姨娘们带着孩子们“呼啦啦”地一下子全走了,整个府邸一下子就空了。

清晨,老二看着尽情舞剑的苏氏,他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节,还没有夺位想法的那几年。他一心只想着写日记骂元祐帝,过得是那么自由而纯粹。

不过还好,如今一切又回到了那个时候。

贺氏也挺开心的,她买下了一个带铺面和院子的二层小楼,开了一家制陶工坊。

制陶是贺氏最擅长也是最喜欢做的事。尚在闺中之时,贺氏便能烧得一手好釉。当时贺氏便想着,若是她嫁去刘府后过得不好,就干脆和离开工坊好了。

如今倒是一语成谶,不过对于贺氏来说,制陶可是天下间第一如意事,她只会比以前更加开心。

惜音、姨娘们和贺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或是觉醒,终于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也让关注着她们的人开始学着反思或是改变。

畅娘子便是其中之一。

“娘亲,娘亲,你快去看看吧。”月儿手里举着一串啃了一半的糖葫芦,跑到楼上,拽着贺氏就要往楼下跑。

制陶坊开了快两个月了,来购买、学习制陶的人络绎不绝。贺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月儿也跟着变得越来越活泼。

贺氏洗了洗手,牵着月儿下楼。她边走边说:“上下楼的时不要跑,若是摔到了,可就不美了。”

月儿敷衍似的“啊”了几声,又催促着贺氏:“娘亲,你快一点儿。”

贺氏只好无奈地笑了一笑,不紧不慢地加快步伐往楼下走去。

一楼大厅里站着的,是一个贺氏万万没想到的人。

“阿、阿畅?”贺氏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错,来人正是畅娘子。

也不怪贺氏不敢轻易肯定,如今的畅娘子跟以前判若两人。

畅娘子以前最喜爱珠宝首饰,出一趟门恨不得把所有亮闪闪的东西都戴着,同样的衣服畅娘子决计不会穿第二次出门。

可是现在,站在工坊内的畅娘子素面朝天,发间只有一根素净的木簪子,衣服也是旧的,虽然被洗得很干净,可是衣角的折痕依然清晰可见。

贺氏猛一看见这种打扮的畅娘子,她还以为是刘府遇上了什么事,畅娘子被人欺负了。

按理说,畅娘子她爹虽然已经不当官了,可是他好歹也在京师经营了二十几年,还有一大堆门生故旧。刘府的日子虽然回不到过去,也不至于被人欺负至此吧。

想到这里,贺氏忙走上前,关切地问道:“这是怎么了?你怎么这身打扮?你的首饰呢?是不是被人抢去了?谁干得——”

“我没事儿。”畅娘子轻轻地按住贺氏的手说道:“真没事。”说罢,畅娘子还原地转了个圈圈。

贺氏看着活泼的畅娘子,一下子笑了出来,不过她眼中还是含着浓浓的担忧。

畅娘子看懂了贺氏眼中的担心,她笑着说:“我找到工作啦!”

贺氏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畅娘子忙给她讲起了,她爹被免官以后的事。

当畅娘子刚刚得知她爹被免官的时候,她还不能很快地接受。那几日,她自虐般地待在大门之后,聆听着府外抗议人群的怒骂。

最开始,畅娘子还会回嘴,也会隔着大门与他们争执。可是渐渐地,被人痛骂了一顿的畅娘子开始静下心来回想,女子就真的比男子差吗?

畅娘子越想越觉得不服气。她自认为,即使在其他方面她比不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