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与爱人(1 / 2)

大楚有福气 象耕鸟耘 1392 字 2023-06-02

元祐帝在朝会上所说的“伤朕百姓者,朕必十倍百倍奉还”很快就传遍四海。百姓们听闻不仅对元祐帝歌功颂德,对前朝世家的憎恨也越发浓烈。

大楚立国百年,历任君王都是爱民如子。

成祖兴宗时期就不说了,先帝明宗力排众议开放海禁,建港口,建海军,允许私人船只出海贸易。

以前东边沿海都是小渔村,渔民只能看天出海,还要时不时受到倭寇侵扰。

可是现在呢?不止是官船,就连私人下南洋都有大楚海军护卫,渔民们更是通过贸易赚得盆满钵满,有些沿海小镇甚至比京师还繁华。

明宗二十一年,北戎大举入侵。前朝世家纷纷南迁,先帝呢?他拖着病入膏肓的身躯,逆行而上,御驾亲征,更是说出“若战败,安排百姓南迁渡江,朕与北域共存亡”的豪言壮语。

大多百姓们听不懂文绉绉的话语,可是先帝是如何养肥了他们的荷包,先帝是如何保全他们的性命,百姓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百姓们感怀先帝,更是对元祐帝寄予厚望,而元祐帝所做的,更是大大超出了百姓的预期。

元祐帝即位那年就免除了农税,更是在大楚的每一个村子建免费的村学,不仅是幼童,就连大人都可以不花钱读书识字。

现在的大楚,目不识丁的人寥寥可数,就连内陆小村庄的老妇都会几句外邦话,毕竟他们绣的的鞋垫,纳的被褥可是要卖到欧罗巴呢。

元祐帝更是免除了徭役,即使在元祐十八年那样严峻的形势下,他也没有强征百姓,反而主动要求参军打北戎的人数不胜数。

当年,就连押送粮草的车队后面都能偷偷跟上几百个非要去打仗的百姓,就更别提粮草里被沿途百姓塞得满满当当的鸡蛋和棉衣。

元祐帝替百姓搬离了压在他们身上几千年的两座大山,百姓们怎能允许这样一个好皇帝被世家欺负呢?

大楚百姓富裕了,思想觉悟也就高了。

他们明白元祐帝不愿伤人,于是放下了手里的锄头镰刀,提起了家中老母准备的臭鸡蛋、烂菜叶、还有泔水,聚集在各大世家门前。

不消一月,世家们就纷纷龟缩起来,就连那些在朝的世家文官都称病不出。偶尔有些忍不住的世家公子哥儿非要出来游玩,往往是大门刚打开,臭鸡蛋烂菜叶就能直中面门。

在前朝,世家公子出行有香车宝马,还有姑娘们扔的花束手绢,如今可只剩下一身腥臊了。

不仅如此,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凡是有人出没的地方,对世家的指责、鄙夷、嘲笑、谩骂口口相传不绝于耳。

从此,世家要是再想“出世”可就只能跑到深山老林重新开始了。

直到老三被秘密押送回京的时候,还有不少百姓围在世家门口呢。

是的,老三在荆楚被关了七年之后,还是回到了他心心念念阔别已久的京师。

元祐帝本想在上次朝会的时候把老三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不过最终他还是被皇后拦住了。

当年皇后虽然是被迫抚养老三,老三也更亲近原来汪府众人,可毕竟他也是皇后看着长大的,于情于理,皇后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元祐帝赐死老三而无动于衷。

再加上,于元祐帝而言,老三打算做的事,可是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如果公布出来,于皇室声誉也有碍。因此,也就没人知道,这次的乱局老三也牵扯在其中。

“暂且留他一条性命,就当是全了父子最后一点儿情分。”元祐帝如是想着。

元祐帝的想法,老三丝毫不知晓。

此刻的他,被囚禁在皇宫的某个宫殿中,只能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爱哭鬼擦眼泪?”

爱哭鬼是老三的妻子柯氏。柯氏是国子监祭酒的侄女,从小失孤,被叔父一家抚养长大。老三及冠以后,柯氏就被指给老三做妻子,为此老三还生了好大一顿闷气。

当年老大和老二,一个娶了江宁世家的女娘,一个与淮安世家联姻,到了老三这里,要么顺从汪家选汪裕那个骄横跋扈的女儿,要么听从皇后挑四品官的侄女。

不过,后来的无数个日夜里,老三都无比庆幸,自己选了柯家那个爱哭鬼。

柯氏入府以后,除了爱哭一点儿,也算是在兢兢业业打理皇子府。

虽然,柯氏经常把账算错,还要连累老三熬夜帮她修改;虽然,柯氏胆子很小,打雷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抱住老三才能睡着;虽然,柯氏总是贪玩儿不好好吃饭,还逼着老三帮她吃剩饭。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女娘,在当年老三被囚禁荆楚之后,千里迢迢从京师赶到荆楚,陪老三度过了那难熬的七年。

当时老三被囚禁的地方是前朝某位王爷的府邸。

柯氏刚来的时候,房顶上连一块完整的瓦都找不到,屋内更是蚊虫肆虐,老鼠四散。

柯氏未嫁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