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些本地人来(1 / 2)

虽然之前住的是荣国府,但二房也只是住在其中一个院子里头,统共就两进,加之人又多,王宁也不舍得把孩子分出去住,因此院子也显得小了些。

如今这四进四出的大宅子,还只有她一家人住,她顿时就后悔带的人少了。

跟来的釉屏也犯难了,她虽是大丫鬟,可相当于二房的女管事了,如今瞧见这么大的院子,她再想想带来的下人,她脑子里迅速盘算着怎么在短时间内把宅子收拾好,让主子入住。

想着想着,釉屏就哭了。

这没个一天一夜,哪里打扫的完啊。

但釉屏还是当机立断,马上把所有的下人都叫来集中,让他们先把后院整理出来。

王宁还带着孩子们在逛花园呢,过了一刻时辰,釉屏就找了过来,对王宁道:“奴婢命人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太太要不要带着姑娘们和表少爷过去歇息一下。”

王宁看了看女儿们,又看了看薛蟠。

薛蟠道:“我不累,我坐这么些天马车,我不想再坐了。”

元春也道:“我也坐腻了,想活动活动。”

迎春拉着文欣,跟着点头。这回她倒没叭叭了,看着蔫蔫的。

王宁瞧见迎春这样,就知道她是在硬撑,便让釉屏带着迎春和文欣先去休息,她陪着女儿和薛蟠再逛逛。

逛到池塘边上,看着冻的硬邦邦的池塘,元春忍不住在池塘边蹲了下来,往里找鱼。

薛蟠跟着蹲下,但他人小个头矮,看也看不清,干脆趴在了池子边上。

换了别家的太太,早叫嚷起来,让下人把薛蟠抱起来,再拍干净身上的土,让他被这么没规矩了。

可偏偏这是王宁,她不但没让薛蟠起来,反而弯腰拽住薛蟠的衣服下摆,怂恿他头再往前够点,看能不能看到鱼。

薛蟠够着脖子看了半天,脸憋得通红道:“没鱼,姨妈快拉我起来,领子扯着脖子了。”

元春看了薛蟠一眼,嫌弃的往旁边挪了挪:“傻子,这么冷的天,就是有鱼也沉在底下了,怎么会被你看见。”

薛蟠被王宁拽起来,理了理刚才勒着自己的领子,这才道:“大姐姐还说我,明明是你先看的。”

元春辩解道:“我不同,我是想着若是有鱼,咱们可以破冰来钓鱼玩。我听闻,东三省极冷,到了冬日,可以在冰上玩,还能破冰钓鱼。只是咱们开春才来,如今冰都快化了,在上头玩不安全。”

王宁笑着问她:“你哪里听来的,竟知道这些。”

元春道:“二弟在书里看来的,他屋里杂学多,我也爱去他那屋里找书看呢。”

薛蟠听元春提起贾玙,脸上堆满了失望道:“可惜,弟弟不肯来,害我少一个人玩。”

元春嘲笑他道:“平日里都是他哄你玩呢,咱们家最爱玩的就你一个,其余人可都要读书。”

薛蟠闻言,脸臊的通红。确实,姨妈家的兄弟姊妹们,除了还在襁褓的三弟和文欣,就没有一个不在上学的。

便是二弟才两岁,就已经启蒙过,识千字,能自己读书了。

“我……我也可以念书。”

元春便考他三字经,又考他百家姓。

薛蟠脸憋得通红,一个字都背不出来。

王宁见薛蟠都快哭了,拿手戳了戳他:“你让她被本朝律例呀。”

薛蟠抬头看着王宁,认真道:“这不公平,毕竟大姐姐没学过,我是学过的。”

王宁道:“那三字经百家姓,你不是也没学过?”

薛蟠脸红:“在家时学过的……只是记不住罢了……”

王宁无语,这傻子,能不能别这么诚实啊?

元春嘻嘻一笑,跑过来拉住母亲的手:“您可不许偏心他,他明明连律例都背的下来,却背不下来三字经百家姓。”

王宁叹了口气,怼了她额头一下:“狭促鬼,莫欺负你表弟。”

元春道:“谁稀罕欺负他?只是这日后他若是走出去,只会被个律例,连个三字经都不会,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便是为他好,才想他好生读书。”

“虽不求他科举上进,但至少知礼懂礼,也不枉母亲教他一场。若是让人知道,姨妈特地送他来京城受教,却最终什么都没教会,岂不是让人说您教的不好?”

薛蟠这会子的状态是,谁说他都可以,说他姨妈就不行,他姨妈可是仙女,仙女怎能被凡人编排。

于是他一听说自己要是学不好,姨妈会被人骂,吓得赶紧央求元春教他三字经和百家姓了。

王宁瞧着薛蟠那么轻易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