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名安宁(1 / 2)

几日之后,贾母生辰,摆了宴席,说是家宴,却又请了亲戚来做客。

但说是请了亲戚,却只请了一家,那就是王家。

王老太太一大早便带着家中女眷前来,而王宁这也是自穿书几年来,第一次看见小王熙凤。

王熙凤与元春同年,书中林黛玉来荣国府时,她才出嫁没多久,其实也才十三四岁的年纪。

这时代的女人嫁人都早,王熙凤死的时候也才二十几岁,实则非常年轻。

王宁看着王熙凤那男孩子的打扮,心中并不反感,只是忧心起这个外甥女的性格,自己究竟能不能改变得了她的命运。

王熙凤爱权,好胜,敢爱敢恨,性格刚硬,后期逐渐狠辣。

书中说她贪财,这一点却是实在委屈了她。人们往往只看这个描述,就觉得她又狠又贪。

可人们却忽略了,环境是可以毁掉一个人的。

她掌管着荣国府这么大的烂摊子,连嫁妆都拿来搭进去了,她贪来的财都是拿来舔这窟窿的。

她是个极其好胜的人,当阴狠的王夫人把荣国府的管家权利交到她手里时,她就已经掉进了王夫人的陷阱里。

好胜,让她不肯低头,不肯让人笑话,势必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荣国府里外都是窟窿,她就死也要填上这个窟窿。她学着王夫人放贷,收人贿赂,想尽一切办法的捞钱。

只为了,能保住她在外人眼里“能干”的形象。

起初刚嫁来时,她还没有心狠手辣到这个地步,可后来一步步的,金钱、权利、让她越陷越深。

从间接害死人,到后头直接下令杀张华父子,这个姑娘,从最初的女强人,变成了女反派。

王宁是欣赏她前期性格的,比如敢爱敢恨,比如果断勇敢。有人诟病她善妒,可哪个女人不善妒呢?

只是这个时代不容她,但她这样的善妒,放在现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只可惜这样的时代,无法让她痛快的离婚,离开渣男,离开地狱,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否则以她的能力,在现代,没有这么多的糟心事,应该不至于磋磨成后面的“魔鬼”。

看着跟元春在一起玩笑嬉戏的凤哥儿,王宁此刻一阵心软又心疼。

还好自己来了,还好自己占了王夫人的身子,还好现在的贾府不是那千疮百孔的窟窿眼儿。

即便凤哥儿按着剧情嫁过来,自己也能好好引导着这孩子,不让她再犯以前的错。

凤哥儿此时并不知道,她眼前的姑妈,以后会成为她的婆婆,还抓着个小鞭子,过来跟姑妈请示,可不可以带表姐去看她的小马儿。

王宁笑着问她:“你骑马过来的?”

王熙凤摇头:“云儿太小,还不能久骑。我与母亲祖母坐车来的,但我想让表姐看看云儿,便央求母亲一并带来了。”

王宁看了眼元春:“你想不想看?”

元春诚实的点头:“想!”

王宁莞尔:“那就去吧,叫人跟着,莫受伤了。”

两个孩子谢过王宁,又跟其他长辈告辞,这才一齐出了门。

王宁目送孩子们出门,又去同她大嫂说话。

大嫂白氏瞧见她终于过来了,笑着道:“好一个大忙人,竟想与你说上两句都不得闲。”

王宁笑着回她:“你倒是清闲,孩子带来了,皆由我照料着,你若真的疼我,倒是亲自看管一番。”

白氏忙摇头道:“快罢了,在家中看着那丫头便要累死我了,好容易来你这里得个清闲。”

接着,她又说:“不日我与你大哥便要回金陵老家去了,日后你若想念家乡的物件,只管写信来说。”

王宁怔了怔:“我知大哥无心仕途,想告老还乡,可这是不是太早了些?”

书中的王熙凤就是从金陵嫁到京城来的,本来王宁还在疑惑,为何她穿过来时回娘家发现王熙凤住在京城,可这一下就说得通了。

书中未发生的事,如今都在一步步的朝着书里靠拢。

邢夫人被教过规矩,才能维持住荣国府大夫人的架势,王子忠一家告老还乡,是以王熙凤并不在京城出嫁。

那么,其他的事,也会朝着书中靠拢吗?

白氏的话语,打断了王宁的思索,她道:“你哥哥去意已决,瞒着家人上了请辞书,陛下也已放人。如今不去都不行了,倒不如好生送我一送。”

王宁点头应道:“谁说不是?拉弓没有回头箭,嫂子日后要是惦记京城的物件,只管写信来要。”

白氏抿嘴一笑:“必不和你客套,你也一样。”

这一日,家宴宾主尽欢,王家人走后,王宁还在看着人收拾残局。歪在美人榻上的贾母,突然睁眼。

“老二家的,方才听你母亲说,你闺名安宁,是哪两个字?”

王宁讶异的转过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