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地,闲人免进。
桂哥儿,钱鹰扬的书童钱五,朱鹏云的书童朱四不能跟上来,三天灰溜溜地去饭堂打饭,快中午了,做书童的得要打好饭菜回斋舍,等待主子回来干饭。
马夫子瞪大眼睛,看了看郁夫子,看了看孙山,再次确定地问:“你们两个真的要比一比?”
马夫子刚才还听郁夫子说,这次季考,有个学生特别突出,算学卷考了满分。是个学算学的好苗子。
马夫子也好奇,看完孙山的卷子,连忙说好。
心里欣慰地想岳麓书院终于有喜欢算学的学子了,他们终于等到好苗子了。
怎么转头就过来打擂台的?
情势变得太快,马夫子一时之间接受不过来。
郁夫子冷冷地说:“孙学子觉得他的算学天下无敌,比我,比你都好。这不,过来挑战我们。”
孙山,钱鹰扬,朱鹏云瞪大双眼,惊讶地看着郁夫子。
这话,这话添油加醋得太厉害吧。
孙山三人那一刻在想,郁夫子不应该教算学,应该替人润笔,被他这么一润,原文章的意思就不见了。
孙山赶紧三连否认:“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
郁夫子哪里理孙山的极力辩解,让马夫子赶紧出题,而且往深处出,而且要出他不会的题。
如果孙山答对,他郁某甘拜下风。
马夫子为人温润,平和,跟郁夫子暴躁,冲动的性子不一样。
马夫子不信郁夫子刚才的话。
做学子的哪里敢光明正大地挑战夫子呢。
肯定是郁夫子添枝加叶,把孙山的话扭曲。
如果孙山知道马夫子的想法,孙山肯定会两眼放光,直喊:我是伯牙,马夫子是子琪,他们是知音之交。
不过马夫子也想知道孙山的算学到底学到哪里,到底有多厉害。
点了点头说:“行,我出题,考考你们。”
于是孙山和郁夫子乖乖地坐在书桌上等待马夫子出考题。
吃瓜群众钱鹰扬、朱鹏云蹲在角落对着孙山龇牙咧嘴,安静地吃瓜。
马夫子很快地给出题目。
孙山一看,原来的经典的三道数学问题。
第一题是”鸡兔同笼”,第二题是“物不知数”,第三题是“老鼠打洞”。
这分别是经典的“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同余问题”、“相遇问题”的数学问题。
马夫子又出了“李白打酒”、“及时梨果”等问题,还出了平面几何,四则运算等非常普通的算学问题。
孙山和郁夫子很快就做出来。
这些问题只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再运用算法,自然很快地给出答案。
马夫子又要求孙山和郁夫子仔细地把求解过程写出来。
最后马夫子出了一道关于一次函数生活应用的数学题:
甲乙两个木匠铺为了多卖些椅子,都发布了新的促销方案。
甲店铺只要花200两购买天字号服务,所有的椅子都按6折销售。
乙店铺是全场一律8折。
有一种梨花木椅子,甲乙两家的标价均为250两。
书院即将要购买椅子。
(1)书院想要知道买几把椅子时,在两家店铺购买椅子的花费都是一样的?
(2)如果书院要买5把椅子,在哪个店铺买椅子比较划算?
马夫子出的题目超出常识,就算有这么贵的椅子,书院也不会买。
孙山看了看题目,很快地给答案了。
之后马夫子又出不少数学题让孙山做,甚至把自己不懂的数学题也让孙山解答。
孙山不负众望,一点一点地做出来。
稍微犹豫的地方就是阅读题目。
算学题目太简短,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面就含着好些已知的条件,如果不仔细查看审题还真会错过。
从中午做到下午,吃瓜群众钱鹰扬和朱鹏云饿得肚子咕咕叫,最后受不了,不告而辞。
他们两个是来吃瓜的,不是来饿死的。
何况孙山跟马夫子,郁夫子讨论算学题,他们听得云里雾里,脑袋发胀,像极听天书。
与其在这里听谜语,不如回去吃饭睡觉。
一开始孙山和郁夫子比做题,慢慢地郁夫子也不做题了,反而凑过来跟孙山一起做题。
郁夫子会做的题,跟孙山讲解过程,然后孙山又跟郁夫子讲解自己做题的过程。
马夫子也加入,看看三人做题的过程有哪些不一样。
最后变成孙山给马夫子和郁夫子讲解他们并不会做的题,孙山倒是像夫子,马夫子和郁夫子倒是像学生。
孙山的专业并不是学数学,但他的基础打得不错,该懂的理论基础还是懂,所以稍微投入到数学,尘封的记忆就会飞来,慢慢地一点一点释放。
比土着的马夫子和郁夫子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