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2)

方修明昼夜赶路押送到襄国的第一批粮食,随着襄王仪仗源源不绝地运入襄州城,运粮的马车一字排开,仿佛新嫁娘的十里红妆一样,在街道上缓步徐行,让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一袋袋粮食送进了救济所。当第一袋粮食已经发放到排队领取救济粮的流民手中时,最后一车粮食还在城门处等候入城呢。

救济所前排队的流民散了一小半,毕竟若是每天都能领到粮食,谁愿意一天到晚站在大太阳下头排队呢。本地的居民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来瞧稀奇,个个面上喜气洋洋,互相交头接耳都说新来的大王能弄到这么多粮食,真真是极有本事,看来咱们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方修明不是说第一批只有一千石粮食吗?怎么竟然弄出了一万石的架势?”听完晁平禀报的情况,孟湉诧异地问李善用。

李善用眨了眨眼睛狡黠一笑,解释道:“车上的粮袋只有一半是货真价实的粮食,还有一半里面装的是干草马料。我让方修明多弄些马车来分散装载,一则跑得快、到得早,二则显得多、安民心。”

“这……这不是骗人吗?!若被人发觉,后果不堪设想。”晁平瞳孔暴缩,连声惊呼,“太险了!太险了!”

“‘兵者,诡道也。’晁长史未免小心过逾了。”李善用摇头轻笑,“另外两万九千石粮食再过几日就能入城,城中存粮足以支撑到这批粮食送到,城中绝无断粮之虞,何险之有?”

“不是说,城中存粮只够支撑三日了吗?”晁平恍惚了一下,方才醒悟,难以置信地看向李善用,“我说怎么忽然传出这种谣言,难道……”

李善用含笑颔首,大方承认下来:“不错,的确是我授意的。”

晁平又疑惑起来:“可是,此等谣言于王府十分不利,为什么要……”

“不过是装个幌子罢了。”李善用摇头笑道,“既然有人想乱我的阵脚,我自然不能辜负,就乱给他看吧。”

晁平明白她这话说的应当是万惠生,可一时又想不明白她到底是如何计划的,究竟打算怎样克敌制胜,不由得望向李善用,却见她丝毫没有为他解惑的意思,只得一头雾水地告退了。

孟湉得意地看了李善用一眼,笑道:“我比他聪明,我知道你要做什么。”

“哦?殿下猜到了什么,不妨说说。”看在孟湉英俊的面孔份上,李善用一改对晁平的沉默,捧场地搭腔。

孟湉得意扬扬地说:“我猜,前几日给你脸色看的那些粮商们,这次要赔掉裤子了。”

李善用不置可否地神秘一笑,尚未及说话,恰有侍从来报:“李女官,有粮商求见,已按照您的吩咐引至花厅奉茶。”

李善用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站起身,笑容和煦、语气温柔地说道:“我才不要他们的裤子,我要的不过是他们自己把低价的粮食送到我跟前来罢了。”

“这样还‘罢了’?”孟湉略有一丝不忍心地闭了闭眼睛,然而对这些为富不仁的粮商,他的那点同情心也实在为数不多,转眼就露出一抹坏笑,对李善用竖起拇指,“他们自找的,我支持你!”

运粮车刚刚入城便迫不及待主动登门的粮商,自然不会是万惠生。来的是一位许姓粮商,在廖缪缪的资料册上,这位许涵之是近年来新崛起的富商,若论家赀产业,自然不比万家雄厚,近年来主营粮行,于其他行当也多有涉猎,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已是襄国之中第二等的富商大户了。

许涵之中等身材、肤色稍深,生得貌不惊人,唯有一双眼睛精光外露,透着不屑于压抑的野心勃勃,正是李善用想要的合作对象。

此人一进门来,与李善用稍作寒暄,而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在下家中有一小女,年方二八、姿容美丽,愿入王府为妾侍奉枕席。若得准许,我愿以二十万石粮食作为嫁资,不知女官意下如何?”

嚯,这人说话好直接呀。以二十万石粮食换与襄王的半个姻亲关系,李善用一时竟不知该唾弃他将女儿的婚姻当做交易的筹码,还是该嘲笑孟湉在旁人眼里只值二十万石粮食,实在是有点便宜了……

何况,这位老兄作为谈生意的对象倒是爽快,可是看他的尊容,李善用怎么也不信他能生得出姿容美丽的女儿。孟湉那眼高于顶的性子,李善用再清楚不过,若为了二十万石粮食就把他给卖了,日后被他知道,还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于是,李善用微微一笑,委婉说道:“足感许兄盛情,不过殿下才刚到国,择选侧妃之事不宜过急。这二十万石粮食王府愿意购入,令爱之事容后再议如何?”

许涵之一张黑面上流露出明显的遗憾之色,说道:“也罢,那就按李女官先前所说的四百文一斗,我……”

“且慢!”李善用听到四百文一斗,便立即出言打断,“做生意,讲究的是随行就市。先前开出四百文的价格,比平时高出数倍,为的是救急。如今王府已经购入粮食解了燃眉之急,便不必再以如此高价收购了。若许兄期望的仍是如此高价,还是另寻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