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1 / 3)

孟湉不慌不忙,顶着众人的目光排众而出,走到皇上面前,撒娇赔笑,说道:“请陛下见谅,是臣见此光景,偶得了一联诗,左思右想不能成篇,不由发笑。”

“是你?”皇上见是孟湉,愠怒之色便收敛了几分,和声问道,“你得了什么诗?说出来给大家伙儿听听。若是说得不好,朕可是要罚的。”

孟湉调皮地冲皇上一眨眼睛,说道:“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众臣听了哄堂大笑,户部尚书董齐真连忙凑趣,说道:“二殿下这句诗极是应景,御池中的锦鲤虽好,终未化龙,岂敢厚颜上天子的钓钩呢?”

这溜须拍马虽然明显了些,但奉承得既风趣又巧妙,逗得皇上忍俊不禁,未能钓到鱼的不悦便尽皆消散了,笑着呵斥孟湉道:“你日日在资善堂读书,就学了这等促狭的学问?连朕都敢打趣了!”

李善用遥遥望着此处君臣父子说笑,不禁皱起了眉头,今日是孟渥第一次在朝臣面前露面,绝不能被孟湉盖过了风头。皇上久钓无获,若是孟湉不曾站出来,那么孟渥仍在一旁默默钓鱼也无不可,可是既然孟湉站了出来,孟渥就必须有所行动了。

她眼珠一转,趁着无人留意,悄悄走到了孟渥身边,凑到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孟渥听了神色为难,犹豫了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走到皇上面前,提起钓竿,而将自己用的鱼饵穿在了皇上的钓钩上。

皇上一眼瞧见了,问道:“太子,你这是何意?”

孟渥深深吸了一口气,回禀道:“这是臣身边的女官特制的鱼饵,臣方才靠着这个钓上了五六条鱼呢,故此献给陛下,望能助陛下旗开得胜,多钓几条鱼。”

“这短短工夫,你已钓上了五六条鱼?”皇上有些意外,吩咐左右,“去,把太子的鱼篓取过来,给朕看看。”

内侍领旨,立即应声去了。

“陛下……”孟渥望着皇上,不安地张了张口,神色有些局促。

“怎么?你钓的鱼这么宝贝,舍不得给朕瞧?”皇上难得有兴致打趣了孟渥一句,往内侍取来的鱼篓中一看,面色一沉,“你不是说钓上了五六条鱼吗?鱼呢?这鱼篓怎么是空的?”

孟渥被吓得一颤,低下头小声说:“臣已经吩咐人放生了。”

捧鱼篓的内侍禀道:“回陛下,奴婢刚才晚到了一步,亲眼见到太子殿下的人将篓中鱼倒入池中。”

皇上面色稍霁,看向孟渥:“你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怎么就放生了?”

孟渥颇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道:“臣瞧它们在篓子里挣来跳去怪可怜的,就放它们回水里去了。”

左相柳适之点头赞叹道:“先贤曾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太子殿下对离水之鱼能发恻隐之心,此乃仁君之相也。恭喜陛下后继有人。”

有了左相带领,众臣一同躬身,齐声贺道:“恭喜陛下后继有人!”

“后继有人”这四个字一出,孟湉心里便是一沉。皇上初登基的时候,为了巩固皇位,用了不少血雨腥风的狠辣手段,至今人心思安,都希望下一代帝王会是一位仁君。有了柳相这一句“仁君之相”的赞扬,今日自己的种种安排便全成了枉费心思,史贵妃这些年来花费无数精力财力,在朝臣之间制造出太子不堪大用的印象,也是白费了。

若是从前遇到这样的事,孟渥只会沉默不语,却不知自何时起,他居然学会了相机而动、借势取利。孟湉若有所思地看着孟渥,自己的这位长兄看来是真的变了,不仅仅是身材的变化,更是由内而外地脱胎换骨,从今以后需得对他更加一份重视了。

“咬钩了!咬钩了!”有内侍一直盯着皇上的鱼线,发现它有了动静便欢快地叫了起来。

皇上低头一看,见钓钩果然在动,当即一把抓起钓竿,钓钩离开水面,人人都看到上面钩着一尾鲜红可爱的锦鲤,体长两尺有余,比所有人钓到的都要大。

众臣齐齐躬身行礼,同声恭贺:“恭喜皇上旗开得胜,洪福齐天!”

内侍将鱼塞进鱼篓,呈到皇上面前,皇上欣然端详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什么,瞥了孟渥一眼,转头吩咐道:“看看就罢了,将它放回去吧。看体长这鱼至少已活了十多年,勿为朕一时之兴,伤生害命。”

内侍答应着退了下去,众臣便又躬身称颂:“皇上仁德!”

赏花钓鱼宴结束之后,皇上召来怀恩,吩咐:“去查查,太子说的那个女官是谁。”

怀恩应道:“已查过了,是清元宫女史李善用。”

皇上眉头微蹙:“李善用……是那个帮着皇后从贵妃手中夺回宝玺的小丫头?”

怀恩道:“正是此人。两年前,皇后娘娘将她拨给了太子殿下。”

“她这回眼光倒是不坏。”皇上轻轻摇了摇头,目光骤然深湛起来,“去查,这丫头不是普通人,务必将她的底细查个一清二楚。”

李善用未等宴会结束,一见大局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