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默默看完了枢密院收到的军报,他再次感到有些恍惚,这是高兴死人不要命的节奏吗?种师道又砍瓜切菜一般地拿下了兴庆府。
赵佶不知道该怎么宣布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幸福来得太突然,他只是两眼无神地将军报交给了洪六,然后这份军报迅速在朝中大臣手中传遍。
大臣们一开始看到赵佶的表情,还以为哪里出了岔子,可当军报出现在眼前时,他们同样觉得有些难以承受。
伐夏战争进行得很顺利是不假,可怎么不知不觉就将对方给一锅端了,灭国这种事情难道就这点技术含量?西夏人不是很牛吗,怎么这么不经打?
不过这话不能说,如果要说只能说我大宋天兵如何威武霸气侧漏之类的话,不会说这些话还不如干脆闭嘴。
相对于其他人,章楶再次两眼发红,第二次平夏城之战,他可是亲自体验过的,最终的结果虽说是以胜利而告终,但他心里有数,大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大宋军士埋骨他乡。
虽然他因此最终官至枢密使,但西夏仍然是内心的一处隐痛,但如今,种师道却代替自己实现了这一愿望。
等到军报被传阅了一圈,赵佶总算回过神来。
西夏
兴庆府居然被种师道占领了,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赵佶其实有点后悔,早知道西夏这么好打,当初就应该玩一趟御驾亲征,好好地爽一把,这种事情恐怕比和刘妃做运动更好玩。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对了,种师道还说,李乾顺率领西夏皇族代表乞降,他没敢擅作主张,只好将他们分别安置在西夏皇宫中的几处偏殿好吃好喝供着,要杀要剐还在等赵佶的命令。
朕俘虏了敌酋,而且是第一次接受外国的乞降,经验严重不足啊,朕该怎么做才能显示出战胜国的逼格,同时还要表现出自己的仁爱无双,这是一个问题啊。
要不还是老办法反过来用,每年收点币银算了?
好像不对啊,这不是简单地打了一场胜仗,而是把西夏给灭了。
西夏应该算灭了吧,虽然并没有占领全境,但兴庆府已经被占领,李乾顺都献出大印乞降了。
别说是他赵佶没有经验了,就连大宋朝廷上下,都因为过于激动显得手足无措。
这事儿太大了,太富有挑战性了。
“官家,这李乾顺千错万错,一刀杀了固然痛快,但官家仁慈,实在没必要和一个失国之人计较,为彰显我大宋胸怀,比如带
回汴京,封个‘康乐公’之类的让混吃等死算了。”
钟粟看到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不能自拔,便带头说道。
“官家,钟侯所言甚是,臣知道两件事情。
其一:开宝四年十月,太祖皇帝灭南汉,南唐后主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我大宋朝廷。
开宝八年,李煜最终兵败降我大宋,被俘至东京,太祖授右其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吾皇仁慈,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其二:天会十三年,太祖亲征北汉,我宋军久攻不下只好退兵,北汉借机收取我宋军抛弃辎重,稍微恢复了濒临枯竭的国力。
太平兴国四年,我大宋在平定南方后决意再度北伐,由太宗皇帝亲征,我宋军攻势猛烈,契丹援军亦被击退,五月初六日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
此后刘继元太宗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太平兴国六年进封为彭城公,雍熙三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淳化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离世,追赠为中书令,追封为彭城郡王。”
曾布连忙做了一番补充,他说的这两件事情其实表达的是一个
意思,指的是对于这种失国之君的处置方式,大宋早有先例,完全可以循例执行,只要愿意俯首陈臣,给一条自行之路才是正常操作,也算是向天下昭示仁慈之心的手段。
曾布的话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赵佶,钟粟的提议大有参考价值,除此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南唐北汉国主都是汉人,而李乾顺是西夏人,但这似乎并没有多大影响。
“两位卿家的话朕算是听明白了,这西夏国主李乾顺也算是个人物,我大宋若要做到气凌三边、恩加四海,还需张弛有度、威德并用,那就依照两位卿家所言,即可将西夏皇族押解进京,授李乾顺左卫上将军,封康乐公吧。”
赵佶做出来决定,钟粟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左卫上将军就是个说法而已,鬼知道左卫指的是那里,至于上将军,听听就行,那康乐公就是个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凭证而已,没有还真不行。
赵佶的诏令很快到了种师道的手中,同时前往的还有吏部选拔的官员。
种师道一番搜查,西夏的府库还真没想象中那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