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每天几乎都有新的进展,河西地区大宋的军队每开到一处,西夏军清一色的做法就是稍作抵抗,然后设法突围。
随着河西地区不断被大宋控制,大宋军队的后勤压力反倒越来越轻松。
大宋不再像之前那样赶尽杀绝,西夏人也很默契地轻装突围,自然会留下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种师中有些哭笑不得,大宋一直以来的打法都是防守进攻,现在却正好相反,经常会出现一支大宋的步兵追着一群惊慌失措的西夏骑兵在跑,本来这种时候,西夏骑兵即使人数很少,只需来回冲杀几次,大军便会阵型大乱,变成任由宰割的羔羊。
但现在这一招不灵了,看似毫无战力的大宋步兵,一旦冲过去,往往会突然冒出一排的决胜战车,这些战车除了速度慢一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短板,车身刀枪不入,车上的人又处在铁甲的保护之中,一旦靠近,似乎车身的任何部位都会突然穿出尖锐的铁矛,也只有重甲骑兵还能抵挡一下。
西夏就算不缺马匹,但也不至于重甲骑兵多如狗,上好的大全装打造成本可不低,加上西夏的冶炼技术和
大宋相比还是有差距,西夏在全盛时期还行,但现在仅仅维持三千铁鹞子军都有些吃力。
其实现在仅仅是开始,大宋很快便会掐断西夏西线的财路,西夏朝廷的财税收入便会被腰斩,就是大宋不再继续攻打,西夏同样会进一步走向衰落。
但反过来看,大宋在河西的收获的确很大,除了铁石矿之类,同时还获得了不少马匹,这些马匹有优有劣,但对于缺少马匹的大宋,就算是劣马也缺。
种师中毫不客气,代行职权的事情不方便多干,但培养马匹这些事情,作为西线大将,他是义不容辞的,根本不需要伐夏大元帅种师道安排。
尤其是在打下甘州之后,种师中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盐铁石油这些事情,有朝廷源源不断派来的官员负责,但马政一向属于军方的事情。
种师中给兵部的札子直接被秒批准,赵佶也是欣喜若狂,没想到打着打着居然把西夏最大的马场给打下来了。
赵佶明白,如果大宋军队一旦解决了马匹数量不足的问题,战斗力还会再次暴增,幽云十六州便真不再是什么问题。
“让种师中放开手
脚,不必有什么顾虑。”
赵佶有些激动,大宋一百多年来束手无策的问题难道要被解决了?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种师中一接到兵部的消息,立刻全面动员起来,很快便组建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队伍,专门负责马场的经营管理。
这些人大多是军中经验丰富即将退役的老骑兵,同时还有汴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派来的经营管理人才。
马场经营就和办企业一样,可不是简单理解为马夫就能完成的工作,大宋要开启下一个百年繁荣,一切都要有章法地进行。
这样一来,汴京大学培养出的大量管理型人才便派上了用场。
朝廷之所以如此重视,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便是地处河西的这处马场,完全就是最大最好的一处马场,一旦完全经营起来,便能彻底解决大宋的缺马问题。
在后世,这里其实就是山丹军马场,完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也曾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
州)六县。
这处马场的历史太悠久了,早在三千多年前,华夏的祖先就在此蓄养良马。
西汉时,霍去病西败匈奴,焉支山和祁连山,就在此筑土城、开始大量的屯兵、养马。
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然后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河西“五凉纷争”结束,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两百多万匹,骆驼一百万峰,牛羊无数。
隋炀帝大业五年,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二十四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
可惜这么一片大好的马场
,却便宜了西夏人,大宋立国以来一直耿耿于怀,但却无能为力,马匹问题一直长期困扰,大宋军队的战力始终无法提高。
现在依然已经到手,便是需要花力气经营的问题,好在李乾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