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元春穿着官服,先到懿和宫向皇后辞行。然后戴上了面罩、帷帽和手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以后,就带着秋凝霜等人,到延庆门内登轿上车。
皇帝御赐给元春的官轿,与她祖父的官轿大体相同,只轿帘和轿帷上绣着牡丹仙鹤的图样。
元春登轿以后,秋凝霜、抱琴、徐飞萤、秦桢、燕婉等五名宫女也分别登上了轿后的两辆大车。她们的车后,还有几辆装有几人行李箱笼和帝后赏赐、各宫赠礼的行李车。
内侍省八名粗使太监抬起元春的官轿,从延庆门出去,在章华门内停下,换上了荣国府派来的八名轿夫。这八名轿夫抬起轿子,早已守候在这里的仪仗队伍和四十名侍卫前族后拥,护着元春出宫而去。
她这出宫的声势,可比当初入宫时浩大多了!
从内心来说,元春一点儿也不介意低调地微服出宫。但这套礼仪据说是礼部设计以后,由皇帝钦定的,元春也只好把架子一路摆回家。好在这个架子也不用每次出门都端着,以后她还是可以“微服出行”的。
到了宁荣街街口,贾珠和贾琏早在那里翘首以待了。见到了元春的仪仗,贾珠和贾琏便迎了上来,打发了一个小厮飞奔回去报信。
仪仗队伍在荣国府正门前停下,轿夫们抬着元春的轿子进入正门,在仪门前停下。八个衣帽周全的小厮复抬起轿子,穿过仪门和一道角门,在内仪门前落轿,而后小厮们退出。
贾珍继室尤氏亲自上前打起了轿帘,将元春扶下轿来。
“‘一品女官’大人回来了,真真儿是万千之喜!”尤氏笑盈盈地说。
由谁来给元春打帘子、迎元春到荣禧堂,贾家内部也是商议了许久的。总觉得用丫头婆子有些轻慢;王氏又是元春亲母,哪有母亲给女儿打帘子的理儿?贾珠贾琏是哥儿,到街口迎一迎还行,让他们打轿帘却不妥。迎春还太小,干不了这活儿……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能担此任的,竟只有尤氏了!她与元春是同一辈的,朝廷诰封的品级又比元春低,由她来最合适不过了。
元春扶着她的手下轿:“有劳大嫂子了!”
进了内仪门,在荣禧堂的廊下摘了帷帽、面罩和手套,走进了荣禧堂中。
荣禧堂只有贾代善和贾母二人。一是因为他们是荣国府辈分最尊的人,二是因为贾家只有他们两人的品级不比元春低。元春此时穿着官服,只见他们两人,其他人比较不会尴尬。不然便宜爹和便宜娘这两个白身,岂不还要向她行礼?!
“孙女儿给太爷、给老太太请安!”元春向着正中端坐的贾代善和贾母福了福。
像这种久别之后归家,通常是需要给家中长辈磕头的。但元春现在既已得了皇帝“只跪天地神佛仙灵”的谕旨,便只向代善和贾母福一福,也算全礼了。
“好孩子!”贾代善看着元春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和感慨。
从荣禧堂后房门出来,尤氏便领着元春往西边走,对元春说:“大姑娘如今已是朝廷加封的‘一品尚医’,实实在在的正一品,也算是位极人臣了!故而这住所就不能简慢了。前几天老太太和太太已将荣庆堂收拾出来,以后大姑娘就住在那里吧!大姑娘从宫里带来的宫女们的往处,也都收拾好了。只是她们身份不同一般侍女,那些粗使的活计还得另有人来做,故而又给荣庆堂配了些粗使的丫头和婆子。大姑娘若还有什么需求,尽管与老太太和太太说就是了……”
荣庆堂,是原著中贾母的住处。但在这个时空,代善还活着,贾母便与代善仍住在荣禧堂中。
秋凝霜等人已脱掉了宫女制服,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服,在等着元春了。先前元春的官轿被抬进荣国府大门时,秋凝霜等人所乘的车及行李车,就直接从西角门进入了荣国府,而后直接去了荣庆堂。
元春直接给抱琴放了假,让她去与父母亲人团聚。又在秋凝霜等人的服侍下,换上了在家的家常衣服,再去了荣禧堂。
这一回,代善已不在荣禧堂,荣禧堂中除了贾母、王氏等一班女眷外,只有贾珠和贾琏两兄弟。元春再次见过贾母,又见过王氏等人之后,就说要去给贾政请安——倒不是她孝顺,而是她真的想看一看贾政面对自己时,是个什么脸色!读书人心目中神圣的太微殿,他这个“读书的爷们儿”还没有踏足,自己这个才九岁的丫头片子反而先去走了一遭,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情呢?
“你明日再请安吧!你父亲今日会文去了,说好了要晚些回来。”王氏努力板着的脸上,有一丝奇特的笑意。事实上,她严重怀疑孩儿他爹是被臊着了,故意躲出去的。
元春也在怀疑这一点,这叫……文遁?笑眯眯地说:“父亲的功课,自然是最要紧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还能一辈子躲着我不成?!
大家便围着元春,好一通奉承,元春才在贾母下首落座。
秋凝霜等宫女,也进来见过了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