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信使摇了摇头。
“啊~目前没有,若有的话日后再提。”
“好,你且退下吧,待我与将士商议妥当,便即刻处置你们匈奴之事。”
待匈奴使者离去之后,袁武也毫不拖沓,径直问道:
“子龙,对于此事,你作何看法?”
“主公,匈奴人在汉地竟敢如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给我一千骑兵,一千弓弩手,定能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让他们知晓我大汉的威严不可侵犯。”
“主公,让我率领两千步卒,只要寻得匈奴人藏身之所,我们便能将其围困并歼灭,让这些蛮夷再也不敢踏入我兖州之地。”
典韦也上前请战,其余将士们亦毫无惧意,纷纷请求出兵,攻打匈奴於夫罗。
一旁的戏志才饮下一口酒,面色微醺,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析起来。
“主公,於夫罗乃是匈奴蛮子出身,来自并州边塞,他具有胡人普遍特性。两面三刀、忘恩负义,狡诈反复等等恶习。
杀死自己义父的吕布已尽显胡人作风,依臣之见,这於夫罗怕是连吕布都不如。
即便我们真正应下他的要求,他也不会甘心为我们所用,最大的可能是待价而沽,充当墙头草,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
“不过,於夫罗麾下皆为匈奴人,士卒一人双骑,速度奇快。若是正面交锋,怕是难以将其制服。怕是需要将士们设下埋伏,出其不意,方可将其击败。”
“军师所言,正合我意。正因如此,我才未杀那个传递信息的匈奴人。
是想借此麻痹匈奴,让他们误以为本将军真有意与他们谈判。”袁武叹了口气,脸上掠过一丝忧色。
“一旦这些匈奴人逃脱,届时与黄巾军联合,定会让我们一统兖州的难度大幅增加,局势也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黄巾的优势在于人数众多,但缺点是兵种单一,容易被克制。缺乏精锐,缺少骑兵,缺乏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力量。
单纯的黄巾,想要解决虽有困难,但也并非毫无办法。只要以骑兵克制步兵,寻得一个恰当的时机,便能轻松取胜。
单纯的匈奴人极为难缠,不过他们的长处在于行动迅速,行踪难以捉摸,随时可能发起突袭。
可如今这些匈奴人置身于汉地,还是兖州这片广袤的平原。
匈奴人善于隐藏的优点,在此刻反倒成了劣势。
而且这些匈奴人虽极为悍勇,但统一管理不够严苛,在战阵之中,注定只能打顺风仗,难以啃下硬骨头。
派出一支精锐骑兵,凭借装备优势,再加上悍不畏死的勇气压制匈奴,也能够获取胜利。
但倘若匈奴与黄巾联合,便能弥补彼此的劣势,实现双重进化。
黄巾有了骑兵的保障,便无需担忧被敌军最大程度地克制。
而匈奴有了黄巾的保护,不必再担心被敌军团团包围。
一旦对方骑兵与他们纠缠,便会有黄巾主力前来支援围困,大大降低持续打硬仗的几率。
没有缺陷的军队,想要战胜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好在众人皆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戏志才与袁武两人彻夜长谈,商议应对五千匈奴骑兵的策略。
两人思来想去,反复权衡,最终决定采用斩首战术。
一来,此计划简便,出现纰漏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实用性强,只要稍加操作,成功率不会太低。
二来,中原一带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极为适合骑兵行动。然而中原缺少战马,更缺少骑术精湛的骑兵,因此袁武对这五千匈奴骑兵也抱有想法。
南匈奴人早已被汉化,普通匈奴人与寻常并州边塞的百姓差异不算太大。
些许品格劣性,也完全可以同化。
只要斩除南匈奴的首领,消灭一些南匈奴贵族,打散普通匈奴骑兵,将他们分散到袁氏大军之中。
军队如同一个大熔炉,只要普通南匈奴人进入,便会被熔铸成袁氏的模样。
到那时,哪怕他是南匈奴人,也能被洗成胡人汉心。
如此一来,匈奴首领们唯有一死,才最符合袁武的利益。
两人商议完毕之后,召集众多将领议事。
袁武目光扫过众多将领,进行慷慨激昂的战争动员。
“既然要战,那就战个酣畅淋漓,让敌人闻风丧胆。我并非大汉的灵帝,能够眼睁睁看着百姓遭受匈奴劫掠之苦。
我乃袁家自幼培养的年轻俊才,自出仕以来,我攻克泗水,占据虎牢,开粮仓救济百姓,百里追击杀董卓。
是真正的铁骨头,硬汉子,这些匈奴胆敢与我谈条件、耍心眼、玩两面三刀的把戏,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当天晚上,袁武召匈奴人前来,告知他三个条件全都应允,不过具体细节,还需明日与於夫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