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患难与共(1 / 2)

听得朱雄英这番话,朱桢笑道:“行,行,行,我就要镜子的两成,水泥我只要一成就可以。”

朱雄英哈哈大笑一声说:“你答应了就成。”

朱桢耸耸肩说:“那明天我就先准备一下,大约就是后天我就对外出售镜子了。”

朱雄英点头说道:“你自己看着操作就行了,不用事事都向我汇报的。”

镜子的事情就这样推行下去了,至于效果如何,估摸着还要等几天的时间。

但是在朱雄英看来,镜子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受欢迎是一定的。

至于价格方面,朱雄英也不担心,毕竟物以稀为贵,能买得起的,都是那些大明朝最富贵的人。

况且那镜面可是镀了一层水银的,而水银则是融化白银得来的。

价格昂贵那也是不免不了的。

等到夜幕降临时,洪武大帝终于又忙完了一天的事情,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坤宁宫。

其实,洪武大帝的妃嫔并非很少,反而有一大堆,但是无论洪武大帝今晚要那个妃嫔侍寝,总会在睡前先来陪陪马皇后。

开国夫妻患难与共,经历了别人想象不到的磨难。

这也是洪武大帝尊敬与爱护马皇后的原因。

另外就是马皇后对于那些义子义侄,武将文臣们也是常有关怀。

对于京师那些孤寡老人与妇孺,也时常会有赏赐,所以马皇后很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

这一点洪武大帝是很清楚的。

倘若是没有马皇后这个贤内助。

那么当初他也不可能放心的去征讨敌军。

洪武老爷子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马皇后问道:“妹子,胡惟庸的事情,你觉得咱如何处置?”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轻声说:“如果俺没记错的话,胡惟庸是至正十五年,在和州经由李善长推荐给你的吧。”

洪武大帝点头以后,马皇后继续说道:“胡惟庸先后任职宁国县令,吉安府通判,湖广按察佥事,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地方官成为京官,担任太常寺少卿。以上这些都是大明尚未立国时,胡惟庸的官职履历,等大明立国以后,洪武三年,他成为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四年李善长告老还乡,胡惟庸成为中暑左丞相。”

马皇后的话落下以后,洪武大帝疑惑地说道:“你给咱说他的官职履历,是不是在提醒咱,他的升迁速度有些快?”

马皇后脱口说道:“重八呀,你好好想想,自从杨宪被你处置了以后,胡惟庸就开始执掌中书省,从他刚开始担任参知政事,一直到前段时间掌控中书省,这期间有没有什么变化?”

洪武大帝细细思虑一番,自言自语道:“刚开始胡惟庸还是很有才干的,基本上咱交代他的事情,哪怕再困难,他也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而且为人也自觉奋进,遇事小心谨慎,只是现在的话,却有些不同了。”

马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人心都会变的,尤其是居于高位,权利给人带来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洪武大帝脱口说道:“这些年胡惟庸当了多年的独相,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是先自己过目,凡是不利于他自己的,或者是弹劾他的,便留中不发,最令人不齿的是,那些热衷于升官发财之人,竞相奔走于其门,贿赂金帛,名马,古玩字画,珠宝玉石等等,这些事情都是锦衣卫给咱报上来的。”

:“咱有时候真的想把胡惟庸给杀喽,把那些贿赂胡惟庸的,还有余胡惟庸勾结在一起的官员,全他n的给杀喽,但是咱又不能这样做。”

看着洪武大帝深恶痛绝的样子,马皇后轻声说道:“重八,俺觉得,现在或许还不是收拾胡惟庸的时候。”

洪武大帝不解地问道:“为何这样说?难道凭他贪赃枉法,私自扣押奏章,任人唯亲,咱就不收拾他了吗?”

马皇后轻声说:“朝中与胡惟庸来往密切的官吏,军队中与胡惟庸来往密切的官吏,地方上与胡惟庸来往密切的人你都查出来了吗?”

听着马皇后这番话,洪武大帝顿时愣了。

轻声说道:“因为余胡惟庸勾结在一起的人毕竟不是少数,所以锦衣卫目前仅仅掌握了一些人的蛛丝马迹,但恐怕掌握的也不全。”

马皇后苦口婆心地说道:“俺给你说这么多话,并不是要让你把这么些人都处决了,而是让你明白,你处决一个胡惟庸简单,但是之后的事情要如何处理呢?那些通过走后门得到官职的人,该贪污的依旧贪污,该欺压百姓的依旧如故。”

洪武大帝咬牙切齿地喊道:“那咱就把他们一股脑的全杀了喽。”

马皇后劝诫道:“自古以来,那个朝代没有贪官污吏?那个朝代没有清正廉明的官员呢?重八,大明朝就像一颗大点的蔬菜,蔬菜上有些虫子也不为过吧,只要不影响吃就行了。”

:“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你只需要让吏记录在档案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