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值得为宋军拼命吗
婆罗省自己有养牛羊,鱼肉资源丰富,所以当地宋军伙食相当好,最开始请了欧洲的面包师傅帮做面包,后来宋军也学会了,在军中也推广。
这种中世纪的黑面包,虽然不好吃,但易保存,方便携带和运输,现在是训练军的主食之一。
每当坐到餐桌的时候,宋壮就忘了宋军的种种不好,因为说句实在话,他们现在的伙食,就是以前的渤泥贵族们,也不是天天都能这么吃。
众人训练了一天,狼吞虎咽一番席卷,最后餐桌上还有两根长长的黑面包没有吃饭,还留下点果酱。
宋壮也不客气,伸手拿过其中一根,另一根则递给伍长宋英:“宋英你要不要?”
宋英打了个饱嗝,想到宋壮家里以前还是挺穷的,家中人口又多:“我不要,你拿了吧,兄弟没意见吧。”
一桌子人都没出声,有意见也不敢提,而且宋壮家里人口多,压力也大。
宋壮大喜,拿过两根黑面包带着果酱出门了。
“准时回来。”宋英转头叫了声。
晚上八点左右他们得回家,还得学会汉语。
“今年收成怎么样?”宋壮问大哥。
“还好,今年种了三十亩稻,如果不出意外,一亩两石应该没问题。”宋忠说话时,他们的父母也陆续背着胡椒回家了,十月份正是胡椒收获的季节,再过一两个月就是收水稻的季节,今天风调雨顺,有宋军的帮助,大伙都应该是丰收年。
这玩意也是保存期长,可加工成饼类,易保存易运输,同样目前宋军军粮的组成一部份。
两个哥哥到现在还没娶老婆,他因为当兵之后,拿到一笔入伍费,加上军装看起来很帅气,这才成了亲。
家中无人时,他们尽量还是用渤泥话,但都小心翼翼,宋壮有时尽量说汉语,也引导教他们说汉语,生怕被人举报。
“宋人很重视水利,到处建了水车和水渠,还教我们防虫除草,水稻产量还会升。”阿爸用渤泥话说着,他一点汉语也不会,也不敢出去,怕遇到宋军,在外面,他从来只装哑巴,不敢说话。
不过家中还分了五十亩田,和一百多亩山林,每天也忙的要死。
当然,这边森林较多,木层也随便盖,他们向宋军申请后,这些天父亲带着哥哥弟弟正在建新屋。
他们主要种水稻和胡椒,如果有山林靠海近,会得木瓜或椰子。
宋壮应了声,带着东西跑回家。
现在他们弄出来后,就可以直接卖给宋军,换铜钱,银币和物资都可以。
“慢点慢点。”宋壮滋爱的看着弟弟妹妹,他吃了几次,就感觉这黑面包不好吃,欧洲后来都是给穷人的吃的,但眼下在这边,却还是美味。
他们还会弄一种叫西米的东西,西米是由当地特有棕榈树类的树干、树身(茎)加工,通过处理,浸泡,沉淀,烘干制成的可食用淀粉,最为传统的是从西谷椰树(又名莎谷、沙谷)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经过手工加工制成。
“这么多,那岂不是有六十石?”宋壮听的眼睛大亮,一脸不可思议。
家中四個主要劳力,要干很多事,种植,收集,贩卖。
他家有几幢木屋建城,家中有父母,有哥哥弟弟妹妹,还有个妻子,妻子还怀了孩子,全家十口人,住三间屋。
这在宋军来之前,想都不敢相,当时他们都没有田,田全在地主手上,他们租着田,每年还要付租金,最后弄点口粮吃吃,有时侯连口粮都得欠着。
宋壮家里就是正常劳动力太少,不够用,人虽然多,但弟弟妹妹都小,妻子又怀了宝宝,他要当兵训练,每天家里能干的就是他父母和两个哥哥。
宋壮把黑面包带回去,几个弟弟妹妹顿时高兴的一涌而上,拿起果酱开始吃了起来。
以前这些东西在当地都不值钱,当地普通帮奴隶主们弄,换点口粮吃吃。
大哥宋忠很快过来,他改了汉名,但汉字不怎么会说,也没怎么上课,所以征后没征到他。
“怎么防虫?”宋壮还是第一次听到。
“蛐蛐草,又叫牛筋草。”
牛筋草主要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南洋这边包括婆罗,马半都有,用这草煎水久服、大量服用,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时疫,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在中原时,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毒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国内称蛐蛐草。
宋军还是从占城那边学到的,把蛐蛐草捣烂成泥,喷洒在水稻田中,就有能效防虫,这也是最早的防虫剂,在当时效果相当不错。
还想更好的效果,他们的胡椒也以用,需要大量的胡椒,辛椒煮水后,再喷到稻叶上,也有防虫,不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