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234均田,免赋,两难自解(2 / 4)

这招就是他从汉朝那里学到的手段。

故而随着江南地主实力的恢复和发展,他们在和朱元璋再财富再分配上出现了矛盾,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激化出来。

此番天降大雨,正好遂了他们的想少交的意愿。

当然了,老朱认为天底下都是他老朱家的,他也不愿意富庶的地区都握在几家几姓手里。

这些结寨自保的地主们没有遭到义军的打击,顺便有些人还比较有眼光直接投效了朱元璋,成了开国功臣。

别说监生们扛不住诱惑了,就算是地方官也是他们的代言人。

江南重赋的问题导致地主阶级们内部矛盾极大,为了确保江南地区的财政收入,老朱是非常重视对于地方官的选择的。

如今被提拔到中央的陈宁,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酷吏。

本官不管这个那个,你要是不把赋税给本官交齐喽,本官就亲自拿着烙铁烫你的皮,还有那些本地吏员也敢同地主们沆瀣一气,那就一起烫皮。

所以当陈宁在江南地区当任一把手的时候,被赋予陈烙铁的威名,但赋税全都是齐的,所以深得老朱的信任。

只不过到了中央后,陈宁连劝谏他的亲儿子都打死了,才被老朱这个重视亲情之人给厌恶。

陈宁不得不抱上胡惟庸的大腿。

江南地区的知府是非常不好做的,仅仅苏州一个府,老朱前后就换了三十余人(洪武总共三十一年),就这还得加上像陈宁这样干得好的人一干好几年的情况。

这些官员大多都没有好下场。

主要还是因为老朱频繁换马,是因为他不满意这帮人的屁股坐在当地豪绅的一边。

当中央朝廷的利益都不能保证,长此以往大明只能控制南京城周遭,那大明天下还姓朱吗?

朱元璋对此更是十分的气愤。

老朱也不仅仅是要用高压政策,更多的时候也会稍微免除一些赋税,以此来缓和矛盾。

但地方上却不这样认为,你老朱终于怕了是吧,这说明咱们这些年的斗争是有效果的,咱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保证地方上的利益。

于是中央与江南地方上的争斗并没有停下来,反倒是进入了白热化。

待到老朱与世长辞,建文帝上台第二年就下令削减江南赋税。

四年时间老四上位了,当即宣布废除建文新政,其中自然也就包括减免江南地区的赋税。

可是从老朱一死,江南地区就开始拖欠赋税。

建文帝上位宣布减免,新朝也并没有收齐。

江南地主们更加猖狂,熬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熬死朱元璋了。

那老子还交个屁的赋税啊!

到了永乐二十年,光是苏州一府已经欠了近四百万石赋税了。

拉到宣德登基,苏州一府欠税就翻了倍。

这种数据说明从朱元璋噶了,江南地区的地主们大规模反扑,就是不交税。

后面的皇帝对于江南地主也在没也没有举起刀子,逼着他们乖乖交税。

以至于到了大明后期,什么税都收不上来。

整个浙江省的茶税才六两,据说还是用几乎贬值为废纸的宝钞来评估税额的。

在大明,谁交税,就会被那些地主们笑骂:你真是个傻逼哎!

王布犁听着钱唐给他科普一些江南地主的事,倒是也没完全点出来。

不过钱唐相信王布犁是个聪明人,所以有些话也用不着说的太明白。

钱唐口干舌燥,润了口,发现王布犁还是两眼一迷瞪,摇摇头表示自己搞不懂。

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又接连咳嗽了几声,着实是被水呛到了。

“钱尚书,怎么喝个水就呛到了,一定是太累了,岁数大了就该多休息。

你又不是陛下那种刀剑滚出来的身体素质,你肯定活不过他的。”

钱唐指了指王布犁,又摇摇头,没在多说什么。

他明白了王布犁在装糊涂。

官场上厮混,最重要的是难得糊涂。

有些人是真的天生适合在官场上厮混。

所以钱唐也懒得指出来,大家都一起装糊涂,也挺好的。

现在钱唐越来越觉得当今天子看人的眼光真有一套,不愧是从刀剑里滚出来的一代雄主。

最重要的是王布犁是在变相劝他,做事莫要如此急切,按照天子的习惯,今后要办大案的情况指定不会少。

空印案就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朝廷权力的一次手段。

今后这样的手段,怕是还得有。

二人闲聊了一会,便有宦官康长民请他们二人进宫一叙,说是陛下想要询问案子的进度。

王布犁指了指自己道:“康公公,此案我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配合钱尚书,如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