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陆小小的儿时过往-1(1 / 2)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陆父与陆母邂逅的那几年。

那时,陆父刚刚结束了军旅生涯,尽管脱下了军装,但他仍把军纪挂心间、把百姓挂心间,为人正直,心地善良。

那一年,陆父只身来到南方的山区,他与当地的药农约好了要谈药材的生意。

没想到,还在途中时突然天降大雨。

无可奈何之下,陆父只得就近找地方躲雨。

山区多荒凉,路上没有多少人家,树木虽多,但在树下躲雨,那可要小心天上的闪电了。

陆父焦急地四处张望,终于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道观,他赶忙跑进道观避雨。

他刚踏入道观的正殿,外面的雨势也刚好大了起来。

颇为无奈的陆父,一边脱下自己湿漉漉的外衣,一边打量着自己躲雨的这处道观。

道观内里实际已残破不已,大殿的窗户上有一些窗棂已然脱落,风从缝隙中灌入,雨水也悄然飘进殿内。

正殿内,三座陆父未曾相识的神像呈品字形排列,这些神像看着年代久远,表面漆面脱落,坑坑洼洼破损不堪。

陆父的目光继续在殿内游移,这才发现正殿中除了他之外,角落里还有一位麻衣蔽体的老道人。

老道人头发花白,身材干瘦却并不羸弱,此时他正借着雨水和泥。

看那样子,老道人似乎准备在雨停之后修补神像。

眼看雨势颇大,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闲来无事的陆父,便主动与老道人搭话,试图打发时间。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看似孤独的老道人竟十分健谈,几句交谈之后,两人竟然聊得越发投机。

在与老道人的攀谈中,陆父了解到老道人自幼便在茅屋山出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修习。

老道人自述,道法修为有成后,他忽有一日心血来潮,决定下山四处游历,从此以天为罗盖地为床,在滚滚红尘中磨炼自己的道心。

老道人说道,“贫道四处游历,途经至此歇脚,见此道观残破无人照看,神像破损,已经无法为此地带来福运,所以打算动手修补一番。”

陆父虽然不信鬼神,对老道所说的福报一事不以为然,但看着老道人那精神矍铄、衣衫破旧却自有一番正气的模样,心中不禁暗自佩服。

退役之后,陆父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他也见过不少的道士、和尚,高高在上、不问世事的不在少数,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却没多少。

豪气的陆父回应道,“道长真是心怀慈悲,既然道观对我也有避雨之恩,那我也尽些绵薄之力,供奉些香油钱吧。”

闻言,老道人抚须大笑,说道:“陆施主,这处道观早已无人居住,贫道过些时日也要离开,你供奉的香油钱在此怕是无用武之地。”

看着老道人的笑意,陆父的脸上露出了尴尬之色。

他涨红了脸,表示自己确实是想为道观的修缮出一份力。

不说其他,此处的道观只要能够为路人遮风避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老道人闻言,笑意不减,点头道,“既然陆施主有此心意,那就请陆施主雨后联系当地的村民,帮贫道找几个泥瓦匠帮忙修缮一下吧。”

陆父爽快地答应了:“道长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不多时,大雨渐渐停歇,陆父见状连忙与老道人告别,拜别道人继续上路。

陆父心中始终记挂着与老道人的约定。

待生意谈妥之后,心满意足的陆父,拜托药农联系当地的泥瓦工人,表明了自己想要修缮道观的想法。

药农作为当地人,对陆父的慷慨很是惊讶。

他没想到会有外人对本地的道观如此上心,于是当即便答应了陆父的请求。

两人商量后二一添作五,陆父出钱,药农出力,很快就组织了一队工匠前往道观进行修葺。

山区的天气多变,雨水频繁。

在与药农商定好修缮事宜后,陆父没有过多逗留,当天就踏上了归途。

都说好运连连,陆父在返程的路上又一次遇到大雨。

这一次,他避雨的地方不再是道观,而是一座古朴的茶楼。

在这里,他意外地遇到了陆小小的母亲。

两人在茶楼中相遇,简短的交谈后,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

这段偶然的相遇,最终发展成为了一段佳话。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注定是只有一面之缘的过客,

陆父当时忙于生意,加之与陆母的相遇更是让他记挂在心头,遇到老道士的事情很快就被他抛之脑后。

后来,陆父与陆母的感情日益加深,两人终于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之后,他们迎来了陆小小的哥哥,家庭更加美满。

几年后,陆母再次怀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