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受害者与加害者-1(1 / 2)

男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子,

他的父母都是忠厚本分的农村人,男人自幼秉承了父母的品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沾染上什么不良习性,勤勤恳恳、吃苦耐劳。

在学校中,他始终牢记父母的叮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都扑在了学习中,最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

而他的同学中有很多中途辍学,或者初中、高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学业的,

当他大学毕业时,之前村里与他一起读书的很多人,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与之前光顾店里的房地产销售不同,男人是正经名牌大学毕业的,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毕业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同时,他也是家里人的骄傲,全村人的骄傲。

大学毕业后,为了不再给父母增加经济上的负担,

男人决定不再继续考取研究生,而是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同时为家里提供支持。

在老师的推荐下,他怀着一腔热情和希望来到了北珠市。

凭借着出色的学历和在校表现,他很快便在北珠市的一家大企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他工作勤勉、待人诚恳,个人努力和积极的态度很受企业领导的赏识,同事们也乐意接纳这样年轻有为的好青年。

可惜,从象牙塔中走出的他,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也限制了他的视野。

在北珠市生活一段时间后,尽管工作和生活都顺风顺水,他却开始感到不满足。

北珠市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都市,同时也是国内有名的旅游城市,物价水平远高于他熟悉的农村和三四线城市。

男人发觉自己的收入与当地高昂的房价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自己的工资有一小半都进了租房的房东腰包,余下的部分日常简单的吃吃喝喝、与同事偶尔小聚几场后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更不用提,男人原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珠市尽快买房,让年迈的父母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和舒适。

他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其他赚钱的途径,而不是给年迈的父母增加负担。

某一天,逛街散心时,男人偶遇了一个所谓的老乡。

对方操着一口熟悉的乡音,简单地攀谈过后,对方很快就让他放松了戒备。

可能一肚子的苦水始终无处倾诉,两支烟过后,

在对方不动声色的恭维下,他与对方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很快,两人相约去附近的酒店吃饭。

饭桌上,酒后微醺的男人与对方聊起了自己的苦恼,感叹北珠市的房价与物价,感叹普通人的渺小。

对方却神秘一笑,拍胸脯表示自己有挣钱的路子,看在都是老乡的份上可以介绍给男人,不过具体的路子要求他必须保密。

乍一听老乡的话,他将信将疑,

不过,在对方展示自己手机的入账记录之后,他信以为真,同时欣喜若狂!

他急切地请求对方带他入行,告诉自己如何能快速地挣到大钱。

就这样,在对方的引导下,他了解到了所谓的“北珠市港湾投资项目”,

在对方的热情带领下,他又跟着对方去了几个不同的投资人家里了解项目。

当时,在男人眼中,老乡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为了能够让他更好地了解项目,对方还专程拜托了不少的成功人士给他讲解项目。

在两人登门拜访的这些人中:

有与男人一样刚刚就业的公司白领,

有在家中挣钱养家的家庭主妇,

有正在艰苦创业的励志青年,

有已经事业有成的公司老总,

也有退休后闲不住打算找点事做的大爷大妈……

总之,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在他的眼前讲述同样的话语,他们所加入的港湾投资项目的美好前景和未来的丰厚回报。

涉世未深的男人动心了。

他开始坚信这个众人口中的百年项目工程,迫切地也想加入到这个投资项目中!

可惜,当年他涉世未深,缺乏经验和洞察力,心情激动之余没有仔细观察这些所谓的投资人。

如果他用心地观察,就会发现:

这些所谓的投资人家里,都是清一色的出租房标配,

所有人的待客礼仪,都是统一的洗茶泡茶手法,

就连,所谓的百年工程介绍都是雷同的描述性词句。

更重要的是,

这个所谓的惠及几代人的百年工程,竟是连一张真实的项目照片都没有,有的只是投资人从各种报道中截取的含糊其辞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