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女帝何时有了夫君?(1 / 2)

白若璃对洛渊的解释半信半疑,缓缓道:

“说起来,你这首诗的反响当真出乎意料,自从小渔派人散布出去后,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已经在整个京城文坛传开。”

“这两天慕名前来的人不计其数,人流量几乎是往日的十倍还多,每一天的灵石收入都能顶的上过往一月的总和,姑娘们都快忙不过来了

洛渊点了点头,这样的结果显然在他意料之中。

连国子监那群人写的文学垃圾都能名动京城,自己这首李太白的千古名作要是不火,那简直天理难容。

白若璃看了眼面无波澜的洛渊,继续说道:

“眼下客人们都吵着闹着要见小渔,怎么劝都劝不住,你看要不要让小渔出来露个面?”

“不必,保持现状便可。”洛渊摆了摆手。

“若是客人问起来,便说小渔近来染了风寒,身体不适,不方便面客,等过完一周后,再让她在客人面前亮相。”

白若璃面露不解:“这几天小渔名声正盛,每天慕名前来求见的人不计其数,此刻让她露面岂不是最佳时机?要是一拖再拖,只怕客人们的期待难以有所回应。”

“要的便是这个效果。”洛渊理了理衣襟,语气不急不缓:

“我们眼下需要做的便是造势,如若让她过早亮相,反倒失了神秘感,客人们多半只会图个新鲜见上一面,下次就不会再来了。”

“反倒是像现在这般,一直吊着胃口,时不时给他们点甜头尝尝,才能将慕名前来的这群人转化为玄音阁的常客。”

白若璃豁然开朗,螓首轻点,旋即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心道:

“可如今客人们的期待感被拉的如此之高,小渔虽说有点姿色,但总归还没到达那般祸国妖民的程度,我就怕到时候”

“你怕他们见着小渔后会大失所望,非但下次不来,还会反过来骂我们挂羊头卖狗肉?”

洛渊伸手将师姐额前的一缕秀发别到脑后,笑眯眯问道:“师姐,依你看因为那首诗慕名前来见的大多都是些什么人?”

“自然是文人。”白若璃不假思索。

“文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洛渊又问。

“可能是高傲?”白若璃语气中伴随着些许不确定

“没错,读书人大多自带傲骨,最忌讳的便是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儿。”

“到时候就算真的有人觉得不太满意,但如若周围大多数人都没说什么,他最先考虑的反而不是小渔的容貌如何,而是会质疑是否是自己的审美出了问题,皇帝的新装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洛渊娓娓道来,对自己的推测很自信。

“皇帝的新装?这是何物?”白若璃微微蹙眉,

“虽说当今圣上是女儿身,但她的新装也不是我们玄音阁的姑娘能穿的啊。”

“e,这只是个典故,师姐你能理解意思就好。”

洛渊抓了抓脑袋,突然反应过来这个世界并没有安徒生。

“对了师姐,等会儿陪我去个地方。”

“去哪儿?”

“黑月商会总部。”

大殷皇宫,

富丽堂皇的房间内,一位身着朝服的老者静立其中,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浑浊的老目暗含精芒。

若是只看外貌,或许很难会有人相信,这位看似行将就木的老头正是当今文臣首脑。

历经三朝却依旧身居高位的内阁首辅——宁谦。

在他对面,庆安女帝静坐桌案前,手中捧着新呈上来的奏折,清冷美艳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良久,她放下手中的折子,淡淡开口问道:“宁阁老,四域会谈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老首辅微微躬身,“禀陛下,一切皆已备妥,只是东域那边的名单上,似乎出了点岔子。”

“此次凝剑宗派往京城的代表似乎不是宗主顾纯钧,而是圣女顾清裳”

闻言,女帝美目无波,神色间没有多少意外:“凝剑宗乃东域第一大宗,早早培养继承人倒也无可厚非。”

旋即她话题一转,问道:“朕自从上次祭祖后便久居深宫,这段时间京城里可有什么新鲜事?”

宁谦微微沉思,道:“听闻近来出了一首佳作,乃是国子监的学子为教坊司花魁所作,在京城内流传甚广。”

“若真是佳作,自当会广为流传,说起来,大殷文坛确实许久没出过好诗了。”女帝微微叹气,并未提起多少兴趣。

良久,她似是回忆起什么,眸光中渐渐带上了一丝凄然,嘴中不自觉地轻念出声,似是追忆,又似是倾诉:

“若论诗才,天下又有谁能赶得上夫君半分”

这句话不轻不重,刚好落在不远处的宁谦耳中,令这位三朝元老浑身一震。

夫君

等等!老夫没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