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又见新人(1 / 2)

冯瑞办事很快速,薛玉给的银钱,他置办了铺子,后面按照她给的花样子找了京城的老师傅打造。

他时刻记得薛玉的话,东西不要多但料子和手艺不能马虎,要最好最精致。

而水晶项链也锻压完成,并且出了不同的款式。

寻常水晶,并没有人光顾,因此价格一降再降。

谁能想到宫里头丽妃娘娘会青睐,一下炒到黄金的价格。

而都京城的水晶早就被她清空,如此算来,她花二十两买回来的水晶,能卖出至少二十万两银子。

有了钱,日后就能解决很多事。

睡了一夜后,薛玉照常打了太极拳。

用过饭便要去怡然园请安,还没出院子沈凝的女使紫苏就来了。

她略福了福身,笑着说道:“三姨娘,今早夫人吹了些风,身上便有些不大爽快,故遣了婢子来传话今早不用请安问候。”

“可传了大夫,夫人没事吧。”

薛玉一脸关心。

“夫人用过了药膳,好多了,婢子现下还要去四姨娘那处,就不便打扰了,”紫苏客气道。

“替我向夫人问声好,”薛玉说道。

“婢子定将话传到,三姨娘,请留步。”

薛玉看着紫苏走远,淡淡道:“好端端的,怎么就身子不爽了呢。”

金翘儿小声说道:“昨晚大爷留宿在夫人那里,不到一个时辰,大爷就气冲冲的出了府去,听说是为了宛娘子的嫁妆,闹得有些不愉快。”

府里用度一向都有明确规定,像李宛这种终身大事自然也有例可循。

故去的李家家主嫡妹嫁妆折算成银子也有一万两。

大梁女子一向厚嫁,如今高门第家的女郎嫁妆,一家比过一家,没有上限。

这不仅是彰显自家的脸面也是女子进入夫家的一个底气,嫁妆若少了,难免会受到婆家的不满和轻视。

但到李宛这里就不上不下了。

老王妃刚褫夺了他的爵位,又和他分了家,且这婚事也来得不体面。

这嫁妆就让沈凝为难了,其实按照旧例满打满算也要花上一万两银子。

薛玉想大概沈凝不想给她这个小姑子花这么多银钱。

毕竟这桩婚事怎么算都不是一桩好买卖,不过却忽略了李煦是个极其爱面子的人。

本来李宛这事已经被不少人说三道四,要是嫁妆还少了,不是更加被人看不起。

也怪不得他们意见不合,闹得不欢而散。

大晚上的出府,自然是要去见那个外室,也就是将来的五姨娘。

这五姨娘是城西朱秀才的女儿,名唤朱莹。

朱秀才早年靠着一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前年他的妻子病故,他自诩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不会打理。

因此这田地就荒废了,没有了收入,日子更加艰辛。

家里多个碗就要多出一份钱,他实在无力承担,便把主意打在了女儿身上。

这朱莹生的如花似貌,又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离家不远的王员外瞧上了她要纳为妾室。

王员外虽然腰缠万贯,家境殷实,但岁数都可以做她爷爷了,她自然不依。

趁这员外还未上门讨要,哭着跑了出去。

也是朱莹运气好,李煦的车马恰巧从这条路上经过,她抹着泪就这么不经意撞了上去。

薛玉都能想到那画面,她泪眼蒙眬梨花带雨般的看向李煦。

话本里才有的情节,那叫一个梦幻甜美。

一个绰约多姿,一个玉树临风,怎能不心动!

李煦好歹是个京官,小小员外也识趣,主动让出朱莹。

于是李煦在外头置了一个一进一出的宅子用来安置她。

这事做的隐秘,只有跟着他的一个管事和小厮知道,连沈凝都未曾察觉。

若不是朱莹有了身孕瞒不住人,李煦恐继续在外头养着她。

薛玉刚想回去再睡个回笼觉,外头突然热闹了起来。

金翘儿随手问了一个女使,那侍儿见是三姨娘身边的女使,便对她说:“听说大爷从外头带了个女子回来要纳为姨娘呢,如今大家都赶去前院去一睹芳容。”

说完,这侍儿就跑开了。

“大爷这才刚纳四姨娘,怎么又来了个五姨娘。”

这男人啊,果然都是图一时新鲜,金翘儿为薛玉忿忿不平。

女人越多是非也就越多,这道理薛玉也懂,自然盼着姐妹多多益善,这家宅才会不稳。

薛玉来的时候,沈凝静云和姜芳如也都到了。

沈凝带着抹额,神色怏怏,看起来真像是被李煦气出点病来了。

可再不爽快也是明媒正娶的妻子,透着股底气。

而静云和姜芳如神色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