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最好的安排(1 / 2)

“谢夫人,这是何意?”李君昊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幅画,不用细辩便可以确认时白石先生的真迹,就算是当做顾家的传家宝都是没有问题的,此时,她竟然愿意就这样拿出来,让自己做为生辰礼先给父皇?

顾寻薇看到画卷已经完全的展开,李君昊也已经看清了画上的内容,这才说道,“殿下有所不知,白石先生的这幅画一直都从未面世过,只有他的几位挚友曾有幸得见过一次,世上所有关于这幅画的描述,都是出自那几位朋友之口。”

“他本来便不欲将此画出售,因为这幅画里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奈何他过世之后,族中便再没有出现过很有才的后辈,到了孙子辈的时候,家族便已经彻底的没落了。”

“父亲有一次无意中在药铺看到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求掌柜的给他佘药,说是现在没钱,等有钱了一定立刻就还上。”

“但是那药铺的掌柜却是怎么也不肯答应,说是他们现在都已经是流民了,还哪里来的钱来还。

父亲上前一问才知道,这年轻人的额药方里有三味都是很名贵的药,所以这几副药算下来,竟然要一百两还多。

仔细询问之下,父亲才知道他们竟然是从晋州逃难过来的灾民,晋州那年的大旱让这些人地里颗粒未收,所以有一大批的流民也逃难到了柳州。”

顾寻薇一下说了这么多,李君昊也听了出来,这应该是顾梓瑜无意中的一个善举,机缘巧合下得到的。

果不其然,就听顾寻薇接着说道,“那年轻人的祖父病重,这是在晋州时大夫给开的药方,说是要一直喝够十服,现在就差这四服了。”

“后来,父亲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是和眼缘,为人看起来也很是老实,便帮他付了银子,还拿了一些补品吃食让他带回去,后来的事殿下肯定也已经猜到了,

他们祖孙两个坚持要感谢父亲,便将随身带的一副保存很好的画送给父亲做为谢礼,父亲这才知道,原来那位老人就是白石先生的嫡孙。”

“而这幅画也是按照白石先生当初不可出售的遗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不曾动过将它换钱的念头,但是现在,是做为谢礼送给父亲,便不算违背白石先生的意思了。”

“哦,原来竟然还有一段这样的渊源。”李君昊不禁感叹,看来这位顾老爷平时肯定没有少做这样的善事。

“恩,父亲自然发现了这幅画的珍贵,无奈之下收了,又帮着二人在庄子上安排了活计,后来晋州的灾情过去之后,二人离开柳州又回到了晋州,后来的几年还不断地有书信往来,也是近几年才渐渐地少了联系。”

顾寻薇详细的讲完这些,这才正色道,“殿下应该也能看到这幅画的珍贵之处,以我顾家商贾之家,又哪里能够长期拥有,说不定会因此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父亲的意思也是,借着这次皇上生辰的机会,让它发挥它该有的作用,这样光明正大的面世,才不辱没白石先生的毕生心血。”

这些话自然也是顾梓瑜的原话,她和父亲也是挑选了很久,这才决定将这幅画拿出来。

父亲虽然是商人,但是自小便喜欢收集这些名人的字画,其中尤以这幅画他最为喜欢,可惜除了他自己,就连妻女他都不敢拿出来一起观摩。

这次有了这个机会,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让这幅名画面世,或许才是对它最好的安排。

李君昊将目光再度放在这幅画上,意境深远、构图巧妙,山水之间都可以感受到白石先生对于对于家国的拳拳之心。

若是做为生辰礼物送给父皇,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有些舍不得。

但是考虑到,这幅画作叫做《千里江山图》,除了皇上能够拥有以外,其他任何人留有这幅画都难免会让人怀疑有不臣之心。

“好吧,既然是顾老爷的意思,本宫接受了。”李君昊终于是点了点头,“谢夫人想要什么赏赐?”

帮他找了一个这么好的生辰礼物,自己若是不赏赐,也说不过去啊。

“殿下言重了,这都是妾身份内的事情,谈何赏赐,更何况白石先生也说了,不管何时,都不能轻易的用银钱来衡量它。”

顾寻薇立刻便回复道,因为他们得到这幅画没花太多银子,所以便也没有打算收取什么报酬。

桑陌心中无语,殿下这都是第几次赏赐不出去了,每次都这样也不行,看来自己得找个时间跟谢夫人提点一下才行。

沉香和白芷二人又将那幅画放入一个精美的木盒中,这才将那木盒小心地抬着放在了桑陌身旁的石桌上。

李君昊临走之前,又回头看了顾寻薇一眼,面色平静、淡然悠远的一个女子,就那样一脸浅笑的站在柔和的灯光里,犹如一幅水墨画卷一般,镌刻在他的心里。

翻过墙头,李君昊还没有来得及再看一眼那幅画,便有暗卫传来消息,简良策回苏州的路上果然便遇到了伏击,对方人员众多,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