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盗窃杀人案14-各忙各的(1 / 2)

阑夜 烧卖豆沙包 1009 字 12天前

吴所长的声音在警局简报室里回荡,带着不容忽视的紧迫感。

灯光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严肃,每句话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每位在场警员的心头。

他身旁,新到任的许昭阳组长站得笔直,眼神锐利,仿佛已将案情细节刻入脑海;而江淮作为心理犯罪专家和邓小伦法医,他们的表情则透露出对即将面对挑战的专业冷静与准备。

“这次案件,”吴所长继续说道,“其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已经超出了我们以往处理过的任何一起。

代字营北洞村的亢振亚一家,无辜惨遭毒手,这是对社会秩序的极端挑衅,也是对我们警察维护正义能力的考验。”

他停顿片刻,环视四周,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倾听。

“犯罪现场留下的线索虽然暴露出歹徒的凶残,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的破案方向。

强行闯入、有预谋的抢劫、针对特定目标的残忍行为,这些都不像是随机犯罪。邓小伦法医,你那边的尸检报告将是关键,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作案细节。”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犯罪模式显示了凶手具有高度的控制欲和扭曲的心理状态,”江淮补充道,“我们正在建立犯罪者的心理画像,这将有助于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许昭阳组长这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我们的任务艰巨,但没有退路。

我要求所有参与此案的同志,无论是侦查、取证还是分析,都要全力以赴,不留死角。

我们要尽快找到这个或这群凶手,阻止他们再次犯案,为受害者家庭带来迟来的公正。”

吴所长最后总结:“大家要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对手,现在,各自回到岗位,开始行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犯罪分子,无论他们隐藏得多深,法律的网终将收紧,正义永不缺席。”

随着简报结束,会议室内的气氛凝重而坚定。每一位警员起身离开时,眼中都闪烁着坚决与不屈,他们知道,前方虽是艰难险阻,但为了那份安宁与正义,他们义无反顾。

“喂……”话还没说完,邓小伦就不见了。

江淮愣在原地,目光追随着邓小伦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涌起一丝遗憾,他们本该有重要的信息需要交流。

但邓小伦像是被无形的急流牵引,瞬间消失在走廊的拐角。

这时,一旁的许昭阳轻轻一笑,那笑容里既有理解也有无奈,“不用去找他了,邓小伦正忙着准备尸检报告,这个时候他大概没有心思分给我们。

江淮,不如我们先去食堂解决午餐,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继续探讨案情。”

这话从许昭阳口中说出,让江淮感到格外惊讶。

记忆中的许组长,总是那个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案件调查的形象,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

如今,他竟然主动提议去吃饭,这转变让江淮有些难以置信,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暖意,也有一丝好奇。

许昭阳似乎看穿了江淮心中的疑惑,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微微点头示意,随即转身领着他走向食堂。

食堂内人声鼎沸,却也透着一种生活的烟火气息。许昭阳熟练地打了两份饭,分量适中,菜色虽简单却营养均衡,显然是对这里十分熟悉。

坐定后,许昭阳才缓缓开口:“早上看你早餐都没怎么吃,这一上午又是高强度的精神工作,还自己尝试催眠回忆案情细节,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你不要命了!”语气里满是责备,但更多的是关怀。

听到这话,江淮心头一热,这才恍然大悟,他咧嘴一笑,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昭阳,我这身体可结实着呢,一点小疲惫算不了什么。再说,有这么重要的案子等着我们,我哪里舍得倒下嘛!”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与信任。在这个简陋却温馨的食堂里,一顿普通的午饭,成了他们之间无声的支持与鼓励,也为接下来的案情分析蓄积了力量。

江淮咀嚼着饭菜,思绪却已飘回到案件上,边吃边分析起来:“村子里的人对亢振亚一家评价极高,都说他们乐于助人,和邻居关系和睦。

这样的口碑说明凶手很可能不是村里人,否则不会对这样一个受人尊敬的家庭下手。但如果是外来流窜作案,他们又是怎么精准定位到亢家的位置呢?这背后的信息来源很值得探究。”

许昭阳轻轻摇了摇头,眉宇间透露出深思熟虑后的笃定:“有道理,考虑到亢家时常会请一些临时工帮忙农活或家事,这或许给了外人了解他们家庭情况的机会。

我已经安排吴所长去核查近年来所有在亢家工作过的临时工记录,希望能从中发现线索。”

江淮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记得特别留意那些身材特征比较特殊的临时工,比如说个子特别矮小的。

这种特征在人群中较为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