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进京赶考(六)(1 / 2)

扈成四周的那些落榜士子极为羞愤,之前咱们还在安慰这位第一次参加省试的小郎君,觉得这个年轻人与自己应该是一路人,半辈子都要在科举上不断挣扎。

可是现在呢?人家后脚就考了个省试第三名。

羡慕、嫉妒让他们百爪挠心,而且这小子长得还很英俊。万一被哪位大佬看中,将自家女儿下嫁,不得了啊!

就在这时,扈成看到了李纲偏头看向自己这边,扈成真的想过去与这位民族英雄聊一聊的,但是现在围在贡院门口的人真的太多了,根本挤不过去。扈成只能遥遥地点头示意。

而后,他就看到李纲稍稍皱了皱眉头,随后,礼貌地对着扈成微笑并点了点头。

然而,在扈成不知道的暗处,几双贼溜溜的眼睛不断地打量着扈成。“快去禀报大官人,要快!十六岁的第三名啊,可别让其他家抢先了。”

-------------------------------------

皇宫,后花园,赵佶画完了一幅后世打底破亿的山水画后,难得询问起了省试的事情。

之前几年的省试,他只不过是随意地看看第一名是谁,然后就将名单扔在一边了事,具体的名次他根本没有那个心情去关注。

但是,今年有蔡京与林灵素共同打的一番提前量,他打算好好看着名单。

接到官家旨意后,同知贡举范琦赶忙手捧着榜单送往宋徽宗处。

宋徽宗接过这一沓榜单。

展开第一张名单,这是名次靠后的那份……

看了那些名字以及那里的人后,他并没发现扈成的名字。

扈成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这里,他略微的有些失望。因为惯性思维的他认为一名十六岁的少年郎,能入榜单就不错了,名次必然不会太高。

“落榜了么……要不要先赐他个同进士出身呢?”

宋朝的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称为进士及第,第二等称为进士出身,第三等则是同进士出身。

虽然第三等的同进士出身是最低档的,但这对一名落榜士子已经算是最大的恩赐了。

林灵素进献的金丹对昏德公来说真可谓是个心头好,不然他也不能随意就许给一个普普通通的落榜生这样的赏赐。

一旁凑过来的高俅没有在名单上看到扈成的名字,心里不禁冷笑,看来这扈成就是个心思巧妙的投机者罢了,与他高俅都是同道中人,此番看那蔡京还有什么可吹的,你看好的人没能力,你推广的教育事业做的也不过如此!

高俅面色不显,但说话的声音却有些嘲讽地说道:“官家,这也只是排名在后面的名单,那扈成可是蔡大人都赞扬过的士子,排名一定在前面的,咱们看前面的。”

同知贡举范琦是蔡京派系的人,听到高俅话里有话便说道:“官家,是要找哪位士子么?官家可说出那士子的名字,上榜的士子……臣基本上都记得清楚,只有官家说出那士子的名字臣便能说出……”

高俅瞟了他一眼后,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官家找的那名士子叫扈成,是京东西路郓州阳谷县人士。不知如此人才可上榜了?”

同知贡举范琦听到这名字眼睛不由一亮,立即回答道:“官家找的是京东西路郓州阳谷县十六岁士子扈成啊!那位士子可是在前十名的榜单上啊,官家看的是最后一张榜单,扈成此番春闱可是位列前三啊!”

这一巴掌把高俅打的有点晕。

大艺术家皇帝昏德公赵佶听了后立即拿出有前几名姓名的榜单,从上往下看去,莫俦是第二名,这是兵部郎中莫卞之子,今科状元呼声最高者,名单的第三个就是自己要找的扈成了。

果然,蔡太师跟林道长都说这小郎君有大才,这不此番便考了个省试第三名,而且才十六岁,比那莫俦足足小了七岁啊!朕要重用他!这少年不但通过道长进献宝物,而且还顾全朕的名声,如此臣子怎能不重用?若是不重用朕不成了昏君么?

若是扈成知道这位大艺术家的想法,肯定会吐槽,就你们这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昏君,别说有岳飞、宗泽、李纲、韩世忠这些人了,就是把文武两庙里面的全部的先贤全都抬出来,恐怕都救不了你们父子三人!活该完颜九妹成太监,活该你们这一脉绝后。

高俅不说话了,蔡京瞥了一眼高俅,心道你高俅不过一区区幸进之臣,竟还想要扯老夫的后腿?老夫虽然不认识这名士子,但是今番捧他便能得官家开心,老夫不妨就先将他划到自己的势力内。

有其余官员抢步上前道:“官家,莫非是想先召见这名士子么?若官家有意臣可去安排。”

林灵素却淡然拱手道:“官家,还有殿试呢?官家不妨在殿试上再与扈郎君见面吧。

太师蔡京位高权重也就罢了,他可不希望其余那些官员拉拢走这位道家大腿,若是让这群阿谀奉承的官员知道了道兄身后有个厉害的师门那还得了?自己要瞒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