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父女决裂(下)(1 / 2)

赵嬷嬷与章碧柔的口供,都把何应全推到了风口浪尖。

妾室毒杀夫人见怪不怪,可为人夫君的也参与其中,甚至装聋作哑,这种行为不能说是创造历史,那也是刷新下限了。

罗展越听越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想方设法阻挠了绣云嫁给何应全。何应全根本不懂得珍惜绣云。

罗展心情沉重,罗建罗丹罗毅三兄弟比起憎恨愤怒外,更难受他们这些当哥哥当舅舅的,居然这么多年对妹妹的孩子不闻不问,管也不管,害得秉昭秉晟兄妹吃了这么多苦头。

罗家人气愤难平,围观群众唏嘘同情、愤慨憎恶的,兼而有之,可谓是群情激愤了。

事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何应全想替自己脱罪,也无能为力了。

周佑宸见状,也稍稍放心,静观后续。原本她来一趟是为了给何秉昭撑腰,就怕阳奉阴违,给了何应全生机,现在看来是她想多了,何秉昭准备了证据,要何应全不得好死。

“另外,孙姨娘与四妹有话来公堂上诉说,望大人传她们进来。”

何秉昭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哪怕此时此刻何应全已然是千夫所指,臭名昭著,可这远远不够。

何秉晟今日未来刑部公堂,因有事在身,抽不开身,不过有罗家人在,何应全吃不了兜着走。

刑部尚书一排惊堂木,“传孙姨娘和何四小姐。”

随着刑部尚书的发话,孙姨娘何紫玲这两个一开始就消失的人物终归是出现了。

何应全一瞅见孙姨娘,眼皮直跳,心里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这远比赵嬷嬷章碧柔共同指认他毒害发妻、薄待子女来得更猛烈一点。

孙姨娘今天穿得很漂亮,也很讲究,跟以前在尚书府里低眉顺眼的形象大相径庭。何紫玲则是贴身白裙,窈窕婀娜,正是豆蔻年华,相较于往日里的胆怯畏缩 ,这个时候的何紫玲神色冷静,大大方方,毫无在尚书府里给章氏母女伏低做小的派头。

何应全看着看着,不由得心一沉,这样的孙姨娘 ,他没见过。

孙姨娘与何紫玲一前一后跪着行礼,然后齐声道,“我们要给先夫人鸣冤。先夫人与大小姐、大少爷饱受凌辱 ,当初先夫人在世时就被老爷厌恶,先夫人死得蹊跷,之后大小姐被云游道士说是命格不祥,要去庄子里避灾躲难,绕开尚书府众人的八字,以免撞了八字。老爷问也不问,就叫大小姐去了庄子。庄子里的人见老爷不上心,又得了章氏的暗示,故意无所不用其极地欺负大小姐,大少爷会去从军,是因为章氏威胁警告他,他去了军里,才有大小姐的活路。而且,先夫人当年嫁给尚书府到去世,尚书府里很多人都清楚,章氏和二小姐他们经常见得到老爷 ,大小姐大少爷和先夫人常在一起,连启蒙读书、琴棋书画,那都是先夫人教的,夫子也是先夫人找来的。先夫人院子的下人多半被章氏收买,对先夫人病情不上心,老爷明知大小姐大少爷先夫人过得不好也从来没有问过一句,无论大小姐大少爷多么有出息。大少爷大小姐小时候常被府里下人欺负,甚至还被老爷当着下人面动用家法,跪了三天祠堂,又是骂又是打。这还是老爷不带大小姐大少爷出门只带二小姐章氏她们出去的缘故。”

孙姨娘是罗绣云在世时就娶进门的姨娘了,对于府里的腌臜事知之甚详,如倒豆子般将尚书府的污浊腐肉暴露人前。

这番话与赵嬷嬷章碧柔的话对应上了。 她们所说的话,传达的中心思想无非是一个意思——何应全待罗绣云何秉昭何秉晟刻薄寡恩,无情无义,畜生不如。

孙姨娘何紫玲的话犹如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一石激起千层浪,何应全被那有色视线洗礼,浑身上下不自在,可又逃脱不了,唯有低下头,努力躲避来自罗家人毫不掩饰的怒视。

为人父者,怎可如此自私无情?

何秉昭嘴边的笑容不知不觉间收敛了,面无表情地盯着何应全与孙姨娘何紫玲,一言不发。

“何应全,纵容妾室毒杀原配,又薄待子女,十恶不赦,本官在此宣判,将……”刑部尚书准备当场判了何应全死刑时,何秉昭叫住了刑部尚书。

“且慢,我有些话想说。”

何秉昭不顾大家飘过来的各色目光,缓缓来至大堂中央,正对着何应全的方向,微微一笑。

周佑宸先是挑眉,再是想到了什么,神色一肃。

被众人关注的何秉昭从袖子掏出一把匕首 ,这把匕首用上好的宝石镶嵌在刀柄上,璀璨夺目,刀锋锋利,在日光下折射出不一样的光芒。

何应全一怔, 语气有些不稳地开口,“你、你想干什么?”

这个胆大包天的逆女,究竟想着什么?

何秉昭条理清晰的声音传入大家耳中,“今日,我何秉昭状告生父,哪怕事出有因,为母申冤,终究是违逆孝道。俗话说,生而不养,断指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我父亲于我有半身血肉之恩, 却无十三年养育恩情,凡此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