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众叛亲离(上)(1 / 2)

永安宫也是宫苑里比较好的宫殿了,加之有适合疗养的温泉池水,隆武帝现下中风,更应静养,离立政殿也远,刚好远离了喧嚣, 安心休养。

“是,殿下。”虽然周佑楷暂时没有即位,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周佑楷说一不二,大权在握 ,没有谁犯傻了与周佑楷过不去。

谈完了安置隆武帝的相关话题, 紧接着便是那清算反贼的大事了。

方太傅家、隆国公府、段家这三家男丁斩首,女眷没入为奴,旁系直系亲属三代不许科举入仕,凡是涉及三王之乱的官宦世家,都被周佑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

自然,私交过密的门生故吏、姻亲故旧,这一次周佑楷同样不准备放过 ,一时之间,盛京上空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周佑楷为人冷硬,做事雷厉风行 ,与隆武帝的作风像也不像,也不拖泥带水,某种程度上来看,忠臣发觉,周佑楷与宣成帝更像。

有的人心里犯嘀咕,太子殿下这般狠辣,就怕是暴君。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终究是少数,此次周佑楷彻查查抄的官员里,几乎没有一个是清白无辜的 ,周佑楷都没有栽赃诬告,说穿了,就是那些人咎由自取。

如文隽、方啸、黄永焕、廖禩这些在宫变里立功的,哪一个不是被周佑楷大肆封赏的?有的封侯,有的恩封子孙,赐加俸禄良田,给足了体面。

尤少卿也因着在宫变里与萧言白说服大臣弃暗投明,叠加前线的军功,于是周佑楷大笔一挥,让他入了翰林院,当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一个未弱冠的少年,如此快速地成为了五品大员,这不能说是创造历史,却也是十分少见了。

尤少卿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连带着盖住了何秉晟被封为二品骠骑将军的消息。

何秉晟最起码出身背景明确,哪怕何应全根本没有给予助力,可大家清清楚楚,何秉晟的父母,家在何处。唯独尤少卿,虽然顶着尤家子孙的名头,偏生尤家离得太远,年轻一辈的已经记不得过往尤家的辉煌, 自是羡慕嫉妒恨尤少卿的好运。

尤少卿风光无限,何秉晟也差不到哪儿去,他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二品武将,与罗家三个舅舅官职平齐了。

“谢殿下。”何秉晟不卑不亢地抱手道贺。

樊老将军劳苦功高,周佑楷也很大方,当即封他为雍国公,封长子樊善鹤为世子兼兵部侍郎,次子三子与孙子辈各自官升一级,到底也是皆大欢喜。

原先兵部尚书一职是要罗大将军的三子罗毅接替,但樊老将军家的长子樊善鹤刚好年龄合适,也有魄力,这样一来也能辅佐罗毅处理好兵部的事务。

周益谦仍是皇城司指挥使,出于对周益谦功劳的封赏,周佑楷征询周益谦,“晋王可有心愿?”

周益谦爵位是亲王,又是一品亲王,皇城司指挥使虽然只是三品,但份量不低,无人小看。

若要赏赐,的确是为难了。赏金银珠宝,多余浪费,赏铺子良田,好像也只是塞牙缝的。

“微臣别无他求,只求早日完婚。”

周益谦说得大大方方,毫不扭捏。

然则在一众达官显贵看来,这一幕显得格外荒唐。

周益谦这个人冷漠无情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听他主动提及婚事时,总有种风中凌乱的不真实感。

罗大将军罗展正在武将为首的第一列,听着周益谦谈到恳请周佑楷下旨早点成婚时,眼皮一跳。

这不是欢喜的,而是恼怒的,这个晋王好生无礼,那么快就抢走了他们家的孙女,凭什么啊?

罗展心里发牢骚 ,何秉晟也未必多高兴,心里腹诽,这个晋王纵然是年轻有为,可终究是先斩后奏,问都不问他们这些亲人的想法便贸然求旨赐婚,实在是好生傲慢。

不管罗展何秉晟这些人心底多么气恼周益谦的自作主张,周佑楷这边没有一口应答下来,而是笑眯眯地问着一边坐着的周佑宸,“妹妹你觉得如何?”

金銮殿上有公主出现本是怪事,偏生周佑宸不但出现,还光明正大地坐在上方的位置,没有隔着帘子,与诸位大臣遥遥相望。

大臣们起初不解周佑楷征询周佑宸的用意,转念一想,忽而记起周益谦未来的王妃是安德郡主,安德郡主是懿英公主的长史,这层身份一想明白了,连带着那些不喜周佑宸出现在金銮殿的臣子们心头的不满都淡去了些。

周佑宸好整以暇,“儿女成婚,古之大事,总归要看郡主与皇太后的意思。”

华太后本就为这对有情人赐婚了 ,若想完婚,也同样得看一看华太后的意见。

周佑楷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了 ,便笑着道,“妹妹所言极是,有皇祖母发话了,这门金玉良缘才算是真正的圆满。”

没有一口回绝,毕竟华太后态度摆在那儿,自然是答应的。

周益谦也不多废话,躬身退下。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