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玉麒麟,你来大义灭亲(6k)(1 / 2)

此二人位谁?即丑郡马宣赞与百胜将韩滔。

他俩能够一拍即合,皆因同伴阵亡而起心。

宋江起初立功心切,刚到江南与卢俊义兵分两路,一路取润州、常州、苏州,另一路取宣州、湖州、杭州,最后会师杭州再取睦州、歙州。

计划很理想,现实很残酷。

润州、常州、宣州、湖州不到连两个月就拿下,但后面取苏州、杭州咬上了硬骨头,梁山好汉也多在这两地阵亡。

宋江迅速调整策略,留了一部分兵马守湖州,想合力先下苏州、再取杭州。

然而,梁山军被方腊识破意图,当即传令苏州守将据城坚守,同时增兵杭州威胁湖州,迫使梁山军两面受力。

宋江只得分兵守湖州,双方战事很快陷入胶着。

彭在苏州中流矢而亡,郝思文在杭州作战不幸被擒,后为方天定逼问情报不开口,被活剐枭首于城上示众。

宣赞与郝思文同为关胜副将,两人长期作伴、情谊深厚,并且在征王庆与方腊期间,经常讨论战场得失,都怀念在杨长麾下那段日子。

郝思文与其他梁山降将不同,并不热衷朝廷而向往江湖生活,这与他年轻时经历有关。

古来非常之人,出生之时多伴异象,或者有古怪梦境。

郝母怀孕前,常常梦到井木犴,所以他儿子还没出生,就猜到是个栋梁之才。

郝思文出生之后,郝母给他取‘井木犴’绰号,并与后世鸡娃的家长一样,竭尽全力让儿子习文练武。

在这种氛围和梦境激励下,不爱习文的郝思文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周围邻居都以为他会有出息。

然而,一个人能够成功,并非光努力就能行。

命运也就那么奇妙,偏偏要让奋进者受磨难,让庸碌者享尽富贵。

面对世间苦难,逆来顺受者下品,敢于挑战者中品,战胜苦难者上品,而在苦难中为他人找到生路者极品。

极品者,如黑暗中的光亮,即为圣人。

圣人不常有,郝母显然希望儿子成为上品,但郝思文武举数次不第而放弃,然后面对现实从军等伯乐,渐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或许世道不公让他灰心,或许上了梁山看到天外有天,郝思文反而习惯江湖洒脱,习惯了与莽夫好汉饮酒作乐,最终止步于中品而度日。

梁山全员招安以后,郝思文跟着宋江东征西讨,再次被朝廷腐朽的气氛笼罩,他内心抗拒却身体却如打工人,麻木地跟着军队作战。

心中唯一有片宁静,即为追随杨长那段日子,所以到了淮西、江南,他会时常惦念调剂心情。

郝思文虽然止步中品,但死前却守住了井木犴的荣耀,不肯出卖同伴而被处以极刑。

那一刻,宣赞的心,冷了。

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绯袍、紫袍,自己这张脸也配?

宣赞与韩滔同为杨长所擒,非但没记恨反而心生仰慕,所以首先撺掇一起投沁州。

韩滔因彭阵亡而伤神,他在征梁山前就官拜陈州团练使,听到卢俊义也获封团练使官职,心里当时五味杂陈。

阵亡梁山头领中,彭也是团练使,朝廷一对一交换?

宣赞与关胜交情不错,按说离别要和他打个招呼,却怕关胜挽留以及告诉宋江,最终留下一封书信便消失不见。

韩滔本想叫上凌振,但考虑到会走漏风风,就学宣赞留书交代。

两人不辞而别,盖因当时宋江陈桥驿讲话,时迁也是悄悄溜走,属于是见样学样。

未免夜长梦多,宣赞、韩滔赶在宋江封营前,夤夜离开军营驻地。

而送走宿元景当晚,宋江、卢俊义、吴用皆枯坐在中军。

或许对未来担忧,或许对阵亡兄弟缅怀,几人既不回帐去休息,也良久不发一言。

帐外秋风乍起,吴用被那寒意激得一颤,旋即起身开口:“不想江南秋夜,也如此令人战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宋江感慨吟了一句唐诗,提起桌案上的绯色官袍,突然上前披在吴用身后,关切说道:“秋风萧瑟已至,军师穿得太少了.”

“这是您的官袍,岂能”

“什么我的你的?大家都是兄弟,以军师谋划之功,难道不配这从五品?”

“可朝廷毕竟”

吴用还想继续拒绝,宋江却双手按住不动,沉声说道:“此去童贯麾下为将,我心里没什么底,届时还得军师多多提点.”

“对对对,俺也一样!”

卢俊义见样学样,也拿起自己团练使官袍,往吴用身后加披。

这举动看傻了宋江,心说你跟着激动个啥?

他怕表情管理不好,露出破绽让卢俊义察觉失态,旋即岔开话题:“若是我们能剿灭方腊,军师穿绯袍绰绰有余,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