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 / 2)

杏林世家罗家,在京城名望极盛,凭借的,不止是在宫中执掌太医院的罗家家主为首的罗太医,带领罗家族人悬壶济世,更为人称道,是罗家开设的医学堂,大德无私,大仁大义,向有识之士传播医学,造福大昭百姓。

罗太医向楚南絮伸出橄榄枝,萧涓涓并不意外,毕竟她的女儿聪明伶俐,极具天赋,无心栽柳的琴技都能惊艳四座,刻意学习过的医术更会被人夸赞。

楚南絮身上虽有庆爷爷留的简单易懂的医书,拥有无师自通之才,但许多知识无法深入探讨,光靠自学相当于闭门造车,若有人教导,那自然会助她更上一层楼,是以,听到罗太医真挚的提议,楚南絮当即同意了。

罗太医亦是欢喜。

说实话,他们医学堂的弟子,刻苦勤奋不在少数,但真正有天赋的人少之又少,就连那几个罗氏子,初学时都不见得比楚南絮更加对医术理解透彻,尤其他那个亲儿子,对普通医术没有兴趣,跑去大理寺做了仵作,虽然也是为君为民,但他因为其不能传承罗氏医术,心里也是抱有遗憾的。

尤其‘鬼针’之术,在他看来,他们罗氏下面的数百徒弟,没有一个人能将其真正领悟。

刚刚楚南絮的无意之举,属实令他惊讶到了。

“老夫每月有五次到医学堂亲自教学,楚姑娘到时可前去学习,老夫等待楚姑娘的到来。”

楚南絮连连应是,“小女一定不负罗太医所望。”

罗太医捋着胡须,刚刚的疲累已经消散了大半。

“对了,”罗太医不忘嘱托,“老夫知楚姑娘愿意分享你收藏的那些珍贵古籍,只是莫要将真迹四处传阅,楚姑娘的那些书,皆是世间孤本,如若破损或遗失属实可惜。”

就像候鸟爱惜羽毛,琴师爱惜琴弦,罗太医对楚南絮手上的那些医学古籍很是敬重珍视。

楚南絮明白罗太医所意,“小女知晓了,回去之后便让人仔细誊写一份,到时带到医学堂以供有识之士共同翻阅,孤本小女会收藏好的。”

罗太医再次赞许楚南絮的大方,考虑到自己身体的虚弱,话不便多说,便乘坐大将军府马车往京城赶去。

想着尽早可以归京,将罗太医送走后不久,楚南絮便与萧涓涓动身前往清源村。

官道上,车辆熙熙攘攘,放眼望去,良田阡陌,青山隐隐,视野开阔无比。

回想起自己来京时忐忑的心境,楚南絮忍不住在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上天待她不薄,回京之后还算说得上顺利,如今能在大将军府站稳脚跟,已经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虽然上一世的两个仇人没有落得她所期望的下场,但如今也称得上过得不算痛快,来日方长,只要他们依旧心存歹心,她便不愁将来没有将他们亲手血刃的那一天。

官道上行车还算平坦,只是明山周围山路崎岖,还需走很长一大截子盘山路,才能抵达庆爷爷的墓地。

萧涓涓许久没有出京坐这么久马车,更是许久没有看到绵延百里的青山,这一路都掀开帘子望着窗外,目不暇接,将一片好景色尽收眼底。

“皎皎,你当时就是走着这条路一路上京,到京城寻亲的?”

楚南絮回道:“没有,我当时也就被一个包裹,出村子的时候,直接翻过这座山去了官道,能节省很长时间呢。”

萧涓涓心疼不已,“那时的皎皎,一定很辛苦吧。”

当时的她被蒙蔽双眼,认贼人做亲女,若她是皎皎,恐怕会恨天恨地,恨她这个做母亲的眼瞎心盲。

“不,”楚南絮摇头,“当时的我,一心想着揭露孟向彤的真面目,心里提着一股劲儿,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萧涓涓闻言,心疼不已,她抬手揉了揉楚南絮的脑袋,叹了一声,“你父亲的人找遍大江南北,没想到你竟藏身在京城边上的一处小村庄,且离我这般近,却”

知道母亲又陷入了自我哀痛中,楚南絮赶紧安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女儿的过去,也并非充满了艰难困苦,有那样的过去,才成就现在的女儿,我们一家人,现在过得好就行啦!”

“话说女儿若是不认识庆爷爷,今日之事还不能顺利解决呢。”

萧涓涓知道女儿在安慰她,但女儿的话确实是没错的。

“我的皎皎,天生是有福气之人,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

楚南絮抱着萧涓涓的胳膊摇着,“有福之人才进有福之门,母亲就是女儿的贵人。”

萧涓涓一手接过紫香擦洗好的杏子塞进楚南絮的口中,“啥果子到你嘴里都是甜的。”

楚南絮顺势咬了一口,酸得小脸瞬间皱成一团,但甚觉爽口,小心慢动作将澄黄的杏肉吞下,酸爽极了,正要让母亲也尝试一口,马车忽然停下,掀帘望去,就见眼前已经是明山脚下,遍地五彩缤纷的野花织成的地毯深处,便是周边过世村民所葬身的坟茔地。

“母亲,庆爷爷的坟茔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