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真是无时无刻不刷新她的认知(1 / 2)

翌日一早,楚南絮醒来后神清气爽。只是,她醒来的第一时间,就是趁着天光大亮,重新检查了一番脱下亵裤的印痕,仔细瞧了瞧,倒不是很明显,她松了一口气,视线落在榻边的四方桌上。

昨晚在尉迟济走后,她忙于应付‘美人娇’的余毒,然后就沉沉睡去,竟是忘了尉迟济送给她的所谓的‘礼物’。

说不好奇那是假话,楚南絮轻手打开檀木锦盒,里面竟是一对粉色珍珠垂珠耳珰,楚南絮愣了一瞬,旋即将耳珰重新放回锦盒,合上盖子后陷入了沉思。

这尉迟济肯定是知道昨天她收到了海螺珠首饰,而且她当时表现的非常喜欢,要不然他怎么也会送她一对海螺珠耳珰?这世上没有这么凑巧的事吧。

母亲都说了,海螺珠世间珍贵,整个京城的海螺珠首饰都没有几件,尉迟济就算有心送她礼物,也不会这么巧合送她海螺珠耳珰。

所以,她平日里的一举一动,尉迟济都已经掌握到一清二楚?

联想到这楚南絮顿时气从心来,随手将尉迟济送她的首饰塞到榻边箱柜。

混账东西,真是无时无刻不刷新她对没底线臭男人的认知。

“小姐,”夏薇打着哈欠走到里间,“小姐醒得这般早啊,”她按了按额心,“奴婢还说一早叫小姐起来呢,自己却是睡过头了。”

楚南絮知道夏薇肯定是受了尉迟济所下蒙汗药的影响,怎会怪罪于她?

“无碍,收拾收拾准备出发吧。”

今日她有好多事情要做。

秦幼瑶和她的包包事业,暂且先搁置一旁,昨日她派人去罗府递了请帖,回帖说罗太医今日休沐,过了辰时就登门拜访,并将上次借楚南絮的医书拿来归还。楚南絮想着罗太医身上家族传承的针灸之术,自然是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去了前堂迎接罗太医的到来。

另外还有,今日是庆爷爷的忌日,程荣所住的宅院,出城后离清源村不远,她看完程荣的情况,正巧到坟茔前去探望庆爷爷。

母亲也是很想谢谢庆爷爷在她幼时对她的照拂,今日是要同她一起出城的,所以早膳用的也很简单,稍微收拾了一下,楚南絮便在前堂等着罗太医的到访。

令她没想到的是,罗太医竟比她到得还早,楚南絮进前堂时,罗太医正端着温茶在屋内来回踱步着,一瞧见楚南絮母女俩的到来,他立刻放下了茶杯,神色难掩兴奋,看得楚南絮有些迷糊了。

双方见了礼,罗太医将先前从楚南絮手中借走的书籍还给楚南絮。

“楚姑娘,本应老夫主动递拜帖来贵府拜访的,耽搁了时日,实在不好意思。”

楚南絮怎会介意这个,“罗太医,这些书不着急还的,毕竟小女很多都看不太懂,如此珍贵书籍,留在小女手中只会蒙尘。”

罗太医只当楚南絮在客套,“敢问楚姑娘,这些书籍原本的所有者,姓甚名谁?来自何方?”

楚南絮老实摇头,“不知,小女从小唤他庆爷爷,从小女记事起,他就在清源村做乡下大夫,其他的,小女实在不知。”

罗太医有些失望。

楚南絮给他的那些书籍,皆是珍稀孤本,而且他从庆兄亲手书写的书册里看得出来,这位仁兄的医术技艺绝对不在他之下,未能在此人生前有所结识,真是可惜。

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博览群书,可这些古籍上的有些东西,他似乎第一次见识,上面所描述的药草,似乎非大昭所有,其中一本古籍上记载的奇毒,似乎都出自西凉

事关西凉,昨日他已经将心头的猜测传到了齐王那边,不知会查出什么。

楚南絮见罗太医有些愣神,直接说起了正事。

“罗太医,小女有一事相求,不知是否当讲。”

罗太医闻言赶紧道:“楚姑娘有事尽管提,老夫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会尽可能出手相助。”

且不说他敬重威武大将军,齐王殿下都开口让他尽可能帮助楚大小姐了,无论任何事,他都会倾力而为。

“府上有一位小厮,先前遇到了一些事而身负重伤,十来天未能清醒,”楚南絮取出自己留下翻看的那本医书,“这上面记录着一种名叫‘鬼针’的针法,只要人还存有一口气,就可以令人从极度混沌中清醒过来。”

罗太医接过楚南絮手中的书册细细翻阅,待大体看了一遍书上所描绘的‘鬼针’,欣喜若狂。

“这是失传百年的‘鬼针之术’?老夫祖辈苦苦寻觅了上百年,竟是今日得见!”

相传罗太医的太祖,曾追随开国皇帝,作为随行军医深入过西凉腹地,在那里结识一名西凉神医,两人虽为敌对阵营,但一见如故,互相欣赏,并共同研讨医术。

从医之人,毕生志愿皆为救死扶伤,两人依托两国医学知识,耗费心力,共同研究出了一套名为‘鬼针’的针灸之法,只是还没来得及记录在册,战事突然爆发,西凉大军势头汹涌,大昭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