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陆海洋请吃涮羊肉(1 / 2)

陆海洋停了下来,回头问道:

“丽萍,还有事儿吗?”

宋丽萍轻缓地说道:

“海洋,你能给我寄一张你在船上的照片儿吗?”

陆海洋犹豫了一下,说道:

“回头我把照片儿寄到你妈妈家里吧。”

“行。”

陆海洋之所以犹豫,是担心给宋丽萍寄照片儿,万一让她老公看到了,给宋丽萍带来麻烦。

宋丽萍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日记本儿和一支笔,她在上面写了一串号码,把纸撕下来,递给陆海洋。

“这是我学校的电话。”

陆海洋也想把家里的电话给宋丽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给。

也许陆海洋是担心什么,他不知道,宋丽萍手里是有刘颖妈妈家里电话的,是当初刘颖妈妈告诉宋丽萍的。

陆海洋把那张纸揣进口袋儿。

“丽萍,那我就回去了。”

“你慢点儿骑。”

宋丽萍望着陆海洋远去的背影,直到那个背影消失在她的视野中。

转天早晨,陆海洋坐长途车回了市区。

上午10:00,陆海洋已经回到家里,刘颖去上班了,陆海洋挑了两张照片。

陆海洋又拿出信纸和笔,写道:

丽萍:

我已经从老家回来了,寄给你的这两张照片,第一张是去年年底在香港拍的,第二张是几周以前在新加坡拍的。

丽萍,这次回老家,看到你生活的状态不错,我很欣慰。

过了春节,我应该很快就会上船了,一走又是一年,做船员的老婆其实挺辛苦的,我有时候会想,幸亏你没嫁给我。

丽萍,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不怨你了,你也不要觉得对我有愧疚,我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

我曾经以为,这辈子我们不会再有任何的交集,没想到这次回老家遇见了你,我们还能像同学那样在一起聊天,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丽萍,以后我们还是好同学,好朋友。

海洋

1991年12月16号。

陆海洋把照片儿和信纸装进信封,用胶水封好,贴上邮票,就去了楼下的邮局,把信塞进了信筒。

回到家,海洋一看才11:00,就给刘颖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李姐接的。

“李姐,我是海洋,我找小颖。”

李姐把电话交给刘颖。

“海洋,你回来了是吗?”

“我回来了,我中午过去找你,跟李明和李姐一起吃个饭。”

“你过来吧,我们三个人等你。”

放下电话,陆海洋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公司。

陆海洋先到船员部跟王部长打了个招呼,然后又去了船员部的办公室。

跟几个同事打过招呼之后,陆海洋坐到李明的身边,小声地说道:

“李哥,中午出去吃,我请客。”

李明点了点头。

又聊了几句,陆海洋就去了船员的集体宿舍,里面有几个刚下船的船员正在聊天,其中有一个是从郭启明那条船上下来的。

通过他的介绍,陆海洋知道了更多郭启明在美国逃跑的时候以及后来的一些细节。

原来当时船上跑的不止两个人,还有另外一家公司的两个人和一个缅甸人。

其中有一个是电报员,船上一共就二十几个人,突然少了五个人,船舶无法继续航行。

为了补充人员,那条船在美国的停泊了足足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给船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但如此,对船员派出单位的名誉也极大的损害。

陆海洋的公司,虽然自己也有船,但是劳务派遣也是很重要的业务,郭启明的逃跑,给公司的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那条船上所有陆海洋的同事合同到期之后,船东没再和公司续约,而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公司。

这对陆海洋他们公司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为此公司高层非常恼火。

好在陆海洋在他工作的这条船上表现优异,不但得到了船东的认可,也得到了船长的好评,以至于公司人员在船上的占比越来越高,随着人员的替换,不久的将来,船上所有人员都将替换成陆海洋他们公司的船员。

给一条外轮配备除高级船员之外所有的人员,这对任何一家劳务派遣公司,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而促成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陆海洋,公司给陆海洋发先进个人的奖状,的确是实至名归。

快12点了,陆海洋来到了公司门口儿,李明,李姐,刘颖三个人已经在门口等他。

“海洋,你好。”

李姐向陆海洋打着招呼。

“李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