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自豪与满意(1 / 2)

这些随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都是保皇派的人。

说好听一点就是为灾区添一份力量,说难听一点就是皇帝信不过前来传信的周达文,让信得过的谢家、崔家以及三皇子几人随行探听真实的状况。

但她既然有此安排自然不会让皇帝发现他们陆家军此行作为的猫腻,她笑了笑,淡定地回道:

“大舅,放心,哪怕他们随行,我们也早有准备。

“那些简易堤坝所用的沙袋和铁器,我们是提前做好摆在那了。

“大水猛冲下来,难道他们还到水底下探查这些简易堤坝用的材料是不是朝廷给的铁器?”

“但我们用的数量和向朝廷要的数量差距有点大,若要细究的话,难保不会被发现中间的猫腻。”

姜瑶淡定地摇了摇头,笑道:

“我也没想着一定能瞒得过,但我们只要咬死地说那些铁器都已经被大水给冲走了,谁也说不了我们陆家军。

“再者,他们不信也得信,否则大水就立即淹到了帝都。

“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延缓了洪水进入帝都的时间,相当于救了他们一命。

“若他们在事后还以此事揪着我们不放,那么帝都的那些逃过劫难的人也会用唾沫重新淹死他们。”

陆兆胜被姜瑶说得一愣,他们这些军人从来就直来直往的,还不曾知道明明是拖延通报的大逆不道事件,竟然被姜瑶这么一番操作猛如虎,硬生生地把这事变成了拯救帝都的大好事。

他们其实本可以再提早两日前往帝都通报的,但被姜瑶拦下了。

为的就是逼迫朝廷同意陆家今日支援的请求,还有就是给那些以被洪水冲走为由而减员的士兵们秘密离开的时间。

原本他们也是忐忑着,毕竟这关乎帝都生死存亡的大事,但姜瑶说若皇帝同意了,三天时间也足够帝都的人都前往高地。

帝都四面环山,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也因此在洪水来临之时,只需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往高山逃跑,城中的百姓就能成功逃离。

但显然皇帝今日再次让他们失望了。

皇帝竟然下令让官员不得把洪水即将到来的事情通知百姓,以免百姓因为恐慌而造成城内的动乱。

陆兆胜忍不住问道:“那城里的百姓怎么办?”

姜瑶对于赵贤麟今日的作为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是怎么都没想到赵贤麟竟然为了省事,就直接带着官员到行宫,置全城百姓的安危不顾。

“百姓这边不用担心,只要安排他们也前往高山就好了。”

随即她转头对上裴文意,就继续说道:

“这事就麻烦裴先生了,明日安排人从流民口中把洪水即将到达帝都的消息在城内传开吧。”

裴文意也意识到这事关乎城中百姓的安危,连忙从位置上站了出来,拱手道:“必定不负主人所托。”

此时,姜文翰的儿子姜子毅也站了出来,向姜瑶问道:

“堂妹,书院这边可以配合裴先生的安排,收留部分城中的百姓。”

姜瑶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是不要,就由城中的百姓自行选择去处吧。

“这次的大水,还不知道会多久才能退去。

“若我们书院堆积了大量的百姓,大水又久久没能退去,那就是我们书院的大难了。

“即使书院有机甲军的守护,但也抵挡不住大量饥饿的百姓涌入书院抢夺粮食。”

姜子毅才了然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那我们都要与祖父一起去行宫吗?感觉很麻烦,还不如留在书院。”

姜瑶听着这话,顿时笑了笑,“此刻帝都多少世家的人想去都不能去呢,堂哥你这还嫌弃。

“这趟行宫之行,能随行的人员估计也是有限制的。

“只不过爷爷是帝师,又因为姜家近期传出了各个支脉要脱离姜家的传言。

“皇帝减了戒心,才给了祖父这么多的名额。”

不过,姜瑶没有说的是,这也是皇帝对姜、陆两家人的试探,甚至姜瑶坏心眼地觉得皇帝就是想近距离地看祖父的笑话。

毕竟在他皇帝看来,他们姜家近段时间可是真惨兮兮的,不断传出姜家的分支要脱离姜家的传言,一副分崩离析、即将要崩塌的样子。

姜明泽听着两人的讨论,迟疑了片刻,才向姜瑶提议道:“要不我们姜家就把大部队留在书院?”

姜瑶摇了摇头,解释道:“这可不行,在皇帝看来,我们现在如此惨兮兮的,还不赶紧抱着他的大腿就不太合理了。

“若他因此知道我们书院早就囤好了大批粮食,估计水灾过后,我们的粮食就得捐国库了。

“但若我们都跟着去行宫就不一样了,不但有人免费提供好饭好菜招待我们,还有专人保护我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