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教隆盛粮铺的幕后老板做人(1 / 2)

王深的命令下达,不管那十几个人愿不愿意,一概都被官兵带回了山洞。

那个受杖责的“出头鸟”也带着一屁股的伤被拖走了。

林雪竹见王深感激地看向自己,略一点头致意,便回去干活了。

旷工的犯人们只坚持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听说官兵仍不打算给他们放饭,有些人就嚷嚷着要去工地上干活。

对于愿意干活的人,官兵都痛快地把他们放出了山洞,并发了一个馍馍。

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旦有人服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大部分人都去上工了,少数意志比较坚定的,官兵也并未多加干涉。

不过,即便是愿意上工的人,官兵也不允许他们使用工具。

他们不仅要完成今天的工作量,还要把昨天落下的补上。

一天补不完就两天,两天补不完就三天……

补完之前不允许使用工具。

于是,这些犯人就面临着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尽快补完。

那就意味着,他们至少要熬几个大夜,并且每天都会比前一天更疲惫。

第二个选择,每天补一点。

那就意味着,他们将有更长的时间,无法使用工具,只能纯靠人力。

看似有选择,实则无论怎么选都是对自己的折磨。

这招太损了,但却很好用。

好不容易又坚持了一天没去上工的那少数人,听说了这件事,顿时都慌了。

落了一天工补起来就已经很费劲了,他们又比别人多落了一天,那岂不是要补到天荒地老?

于是,第三天,没有人敢不去上工了。

要不是那个“出头鸟”屁股被打烂了,她都恨不得拖着残躯去干活。

而受了林雪竹指点,一招治服犯人们的千夫长王深,也表示学到了。

正如林娘子所说,有些事不一定非要用暴力解决,软钉子更折磨人。

并且,那些无法使用工具干活的人,真真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度日如年。

本来用工具半天就能干完的活,他们起早贪黑干了一整天。

时间长就不说了,身体也是高负荷。

有人受不了,去找官兵诉苦,想恢复他们使用工具的权力。

遇到这种人,官兵几句话就打发了。

“你们这些后来的,来了就有工具用,根本没体会过前人的辛劳,所以才能张口闭口不领人家的情。什么时候你们懂得感恩了,什么时候再恢复使用工具吧。”

那些犯人都快哭了。

他们懂了,什么都懂了。

发明工具的人确实了不起,他们感恩还不行吗?

听了这话,官兵淡定道:“真的知道感恩了,就该好好弥补自己不懂事犯下的错。否则只是嘴上说着感恩,行动上却没有一点认错的表示,这就是你们说的懂了?”

林娘子说过了,平时宽厚待人没关系,可一旦要惩罚,就要贯彻到底。

若一时心软,饶过他们这一次,他们不仅不会感激,还会得寸进尺。

最终,那些闹事的犯人,每一个都咬牙切齿地过了一段起早贪黑、身心疲惫的日子。

从此以后,工地上再也没有犯人敢闹事了。

开春的时候,北境真的断了粮。

征北军剩余的粮饷,终于消耗殆尽。

而朝廷承诺的派粮,却仍旧未到。

孔博的折子递了一个又一个,皆是石沉大海。

一边是断粮,一边是划好的耕地需要大量粮种。

府衙的公银却被前任太守祸害得所剩无几,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孔博焦头烂额,上任不过月余,鬓角的白发却添了无数。

底下传来的消息,无非是百姓认为朝廷将北境抛弃了,征北军好不容易夺回的领地,朝廷却要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与此同时,周记粮铺正式营业,以高于市场三倍的价格抛售粮食。

第一天,人们并不买账,只冷眼旁观。

第二天,开始有人花高价购粮。

同时,传出国库亏空,粮饷发不出的消息。

第三天,周记粮铺的门槛差点被挤破。

家中但凡有存银的人,都恨不得将所有钱财都换成粮食。

甚至还有人动起了高价囤粮,再涨价出售的念头。

尽管孔博迅速派出人手,到北境以外的城池寻找粮商。

但派出去的人无一例外,都无功而返。

据说,北境附近城池的粮食都被周记收购了,并且是有多少收多少的那种。

就在孔博焦头烂额的时候,第四天,周记粮铺隔壁的店铺挂牌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