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传旨,诸王皆回京!(1 / 3)

“光吃饭不做事的宗室,竟有三十余万?”

朱标震惊了:

“难道后来他们的支出全由皇家供养吗!”

朱元璋也揉了揉额头。

“没错,确实如此。”

“咱听完之后也十分震惊,这根本不是咱立下藩王制的本意。”

“每一个新的朝代都会汲取上一个王朝衰败的教训,恐怕也正是因此,后世那个大清才会禁止藩王,同时也禁止世袭罔替,甚至不是每个皇子都能得到王爵。”

“传咱的旨意下去,召秦、晋、吴、楚、齐等诸王自中都回京,若有子女,一并带回!”

问题在于,他们根本找不到燕王!

说一千道一万,朱元璋就是想趁着自己身体还好的时候,先将能改的改了。

这年头,女儿和儿子的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

但朱标其实不是很喜欢父亲这样一直护着自己的感觉。

“为什么圣旨连发两道,你们没想过吗?”

朱棣试探着问:

“你的意思,父皇他原本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会过来盘算这事儿,会上门找徐家,也想看看咱们的态度,看咱们要如何处置这些人?”

此时此刻,徐允恭的脸色不要太难看。

不出半天,这道旨意便在朝臣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笨蛋,真是笨蛋!

“从中都召藩王回京,原本大可不必如此大张旗鼓,随便找个理由,或者不要理由,就跟召咱们俩回来的时候一样,难道谁敢不回?”

“等大家都回来了,再发第二道旨意,让人修建王府等等,如此也不会把你放在火上烤,因为回来的人已有那么多,不可能只盯着你一个。”

他跟徐允恭都没想到,徐妙云究竟为什么非要把事情闹这么大。

还真没想过……

两个大男人齐齐愣住。

不会吧……

“今日的考试不是问,要如何改国策吗?”

到底发生什么了?!

朝臣之中聪明人并不少,很快就有人联想到了带着王妃匆匆回京的燕王殿下。

如果废藩王分封的事情让胡惟庸这个丞相都特意跑来递帖子,并不说明这件事很重要,只能说明胡惟庸的心思不太对劲了。

敢情是早就已经想好了,要让所有藩王都留在京城,然后拿自己开刀啊?

可也确实如父皇所言,按照历史,他就是那个靖难造反的藩王,而他自己登基之后也削藩了,总而言之,这藩王无论如何都是要削的,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不如早点解决。

徐允恭头昏脑胀地接下了这一连串的指令,只知道点头,别的啥也不知道。

“按工部给咱的计划,明年秦地那边的秦王府和城墙才会竣工,届时老二就要去就藩了。再过一两年,老三老四也都要去封地,难道你想等所有人都在封地里安家落户之后,再把他们召回应天,告诉他们从此以后就别回去了,这合适吗?”

朱棣本来也与徐妙云想到了一处去,可等妻子说完,他才发觉自己想岔的那一步究竟是什么。

更何况,他压根也没有冲妹妹发火的意思,只是身份差距,他不能直接骂朱棣,这不只能随口埋怨两句么。

他当即起身,匆匆嘱咐道:

“妙云你留在家里,外头的事情不必操心,别搭理。”

看着自己丈夫和哥哥这两个年纪相仿的愣头青,还在孕中的徐妙云长叹了一口气。

“正是因为他们年纪都还不大,所有人都还没有去封地就藩,所以才好处置。”

“我可能晚归,吃饭什么的不必等我,现在事情有点棘手,大哥,若是有法子,你最好去试探一下宋慎,看他说什么,这事板上钉钉跟他有关系,至于为什么,你别问!”

得到消息的朝臣们,就跟见了腥的猫一样,一窝蜂凑到了徐家门口递帖子,而且都表达了想见见王妃、要是能见见燕王殿下那就更好了这意思。

见朱标不做声了,朱元璋才满意地看向了朱棣。

就好像……一直把他当个没长大的孩子?

“爹,我觉得这事可以不用着急,他们年纪都还不大……”

难道,又与宋慎有关系?

他揉着太阳穴,无奈道:

“外头那些帖子,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朱棣眼睛一眯,脑子开始飞快转动。

“原本我也没想到这一节,可刚才大哥说,连胡相都过来递帖子要见咱们了。论地位,官自然比不过龙子凤孙,可论权,他比你们俩捆在一起都要大。”

“无妨的,大哥又不是故意,他的为难我清楚。”

“而且夫人她现在还兴冲冲的,想在那些人面前摆谱,要不是我用妹妹去压,咱家会客厅怕是早就成了菜市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