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七杀阵(1 / 2)

说回阵法本身,其实它的环节和构成都相当复杂。

修士结阵本身也是一大难点,需将阵图融会贯通烂熟于心,还要经过大量重复练习。

优秀的阵修甚至都形成肌肉记忆,结阵时手比脑子还熟练。

学阵比学炼丹还枯燥,大致而言,后者就像化学课,基础知识虽多但其实还算有趣,老师还会带你做化学实验。

见证某些东西在自己手中产生奇妙变化乃至生成新事物,成就感是很不错的。

而学阵法就类似学高数,且不提成功结阵时爽不爽,至少这个学习过程远不如坐在丹炉前鼓捣有意思。

但唐墨一不缺天赋和头脑,二不缺肯下苦功的耐心。

他变强的动力就是为了替心爱之人报仇,保护好她,以后一块回家。

这些在外人眼中的枯燥麻烦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何况他曾经还受过两回高三的磋磨,中华学子有多能卷可不是开玩笑的。

阵法的要素很多,每个阵结成都要绘制阵纹。

它是阵中绘制的文字、符号、图案或纹路,阵纹连接各个节点构成阵的范围,并释放相应力量。

而绘制阵纹其实和绘符类似,甚至许多阵纹本身就是符箓,此类也被称作符阵。

因此符术也是阵修的必修课,要么说这条道费时又难学呢。

但唐墨有基础,傀儡制作也离不开符术。

制傀秘录里就包括了符术内容,还有雾镜真人的心得注解——未晞的符术就是靠他默写的课本学会的。

而阵法最关键的即阵眼,它是阵法维持和运行的绝对核心,通常而言破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搞掉阵眼。

因此不少阵纹其实都有对阵眼的保护作用。

归根结底,阵法难、要天赋,是因它和其他法门的神通还有一大区别:不止灵气,它还更费神识。

神识是修士精神力量的体现,可以感知、控制灵力等,绘制阵纹和控制运行都需要消耗神识。

即要求修士的灵气储备和神识都得够格,精神意志也要坚定。

大多数阵是靠图谱记录传承,其包含布置方式、结构和要点等。又要依靠灵笔绘阵纹和结阵、再靠阵盘来掌控和运行。

但也有例外。

比如少部分阵并非现结现用,而是作为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这种便需要特定的布阵材料来提前搭建。

只要阵眼没被破坏,定期朝其中补充灵气并维护节点即可让阵法长久存在,并能控制激活和休眠。清虚宗护山大阵就是如此。

至于现结现用的,七杀阵就是特例。

它的图谱和一切学习信息都记录在玉简里,绘阵和掌控也不靠灵笔和阵盘。

七杀阵只以灵力和符箓结阵,且施法者本身即为阵盘和阵眼。

这也造就了:七杀阵更耗灵气和神识。

自己充当阵盘,各方面负担很大;又是阵眼,因此运行过程中施法者活动范围受限。

这也是为什么说七杀阵难度高且练习有风险,需要别人监督的原因之一。

练习时若不慎,结成的阵法出意外,可能会很快抽干施法者的灵气、耗尽神识。

昏迷不醒几天都是轻的,严重了可能会和被搜魂一样有后遗症,伤及根本。

但多种制约带来的是七杀阵的强大。

威力绝对无愧于天阶中品的等级,它就是唐墨已知的最强的阵法神通。

它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阵,而是七个。

七杀即为“七重劫”,需要逐步修炼,一到六分别是雷、火、水、土、木、心劫。

而修炼到第七重即七杀阵的完全体:七杀归一,死劫。

前五重是符阵,由符箓和绘制的节点组成。

看似寻常,只第六重心劫似乎有点东西,但七杀阵强就强在上限高:每一重劫都是可叠加的。

另外之前也提过,若两个人都会七杀阵,同样能叠加。

所以前期它或许和其他地阶阵法比起来,强的不明显,但只要修炼到三重起就是小质变。

届时即使敌人知道施法者是阵眼,也往往束手无策——别提反击,光是应付雷火水的叠阵就快没命了。

当然,伴随叠加威力的便是成倍增长的灵力和神识消耗,以及愈发苛刻的结阵条件。

雷劫和火劫还好,但从水劫起光有符箓等已不够组成阵纹,到了心劫甚至需要献祭某些东西。

据剧情背景故事所说,七杀阵的创始者展开心劫时,一座小镇所有居民都沉浸在阵法的“幻想乡”里——他们就是前五重和第六重叠加的条件。

而那位创始者最后以身祭阵,将他从血肉到修为再到魂魄全部献祭给大阵,终于实现七杀归一的终极:死劫。

他施展阵法的那片地方至今都寸草不生,属于生灵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