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或许所有人都误会了唐太宗李世(1 / 3)

第224章或许所有人都误会了唐太宗李世民!他用心良苦啊!

他和后世很多的人一样,都有着狭隘的历史观。

痛恨那些异族,也没有包容万象的胸怀。

一直都崇尚汉族乃是至高无上的,乃是民粹主义。

虽然没有那么的偏激,可心里边多少是这样想,永远都觉得汉人才是至高。

就犹如当年希特勒的纳粹主义。

所以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把先进的技术交给那些异族,心里面是非常不乐意,甚至憎恨的。

因为后边契丹、女真、党项都对汉民族产生了巨大的伤害。

尤其是北宋文化、经济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却被野蛮的异族给灭掉。

那时候只是单纯地觉得悲愤不甘。

可是等一步一步将整个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气候相结合在一块的时候才发现。

自己理解的是有多么的片面。

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能够像陈寒这样拥有竺可桢这样的大家去研究气候的变化。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永远不可能想象得到,是因为气候使他有了如今的成就。

他只是想着,找到一种平衡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办法。

他美好地希望把农耕民族优良的技术传给游牧民族,让他们有能力抵抗严寒。

使他们不至于一受到严寒的冲击,就南下劫掠。

这也是变相地在保护农耕民族。

只是唐太宗李世民怎么都想不到。

在他在世之时,甚至可以说在大唐存在时都是温暖期。

大家可以相安无事地生活,因为都能够吃得饱。

然而唐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气温陡然冷下来。

即便是想要相安无事和农耕民族相处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他们也不得不南下。

他们要为了民族的延续,为了种族的生存。

所以只能说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他无法预料气候下降。

当陈寒听完了朱标的这一番话之后,他一下子就豁然开朗。

可能真的是误会了唐太宗李世民。

可能有些人真的是看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和初衷。

所以才会觉得他是那么的伟大。

而现在陈寒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才发觉,的确如此。

李世民当初就已经发现,即便是动用强大的武力将一波又一波的异族灭干净了。

可是只要有一颗种子还在就会发芽,这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战争,拖垮的永远是农业民族的潜力。

所以他乐观地觉得,只要我把我先进的技术制度传给你,你就可以安定在那里,大家可以抱团取暖

陈寒惊讶于朱标的思考能力。

同时心里边也是咯噔了一下。

有一个灵感冲天而起。

正如朱标所说,如果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真的是这么想。

真的是看到了前面,那是异族给中原民族带来的伤害之后。

想着用这样的方法,给那些游牧民族提高一点生存能力。

从而降低他们侵略南边农耕民族的动机的话。

是不是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办法。

或许事实的真相是如此。

而后世的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愤青们。

看到这些事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气候环境。

没有考虑到当时大唐即便是强大。

可是依旧要面临着异族频频骚扰的难处。

所以他们没有理解李世民当初这么做的原因。

而现在仔细这么一想之后,好像还真的是如此。

当初的李世民如果不是用这种相当于与异族和解的方式,去与他们打交道的话。

或许异族的国家一旦形成强力,即便是大家都可以在温暖的气候之下生存。

可是占有欲望的强大之后,侵略他国带来征服感,这种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

就如同当年汉朝时候的匈奴,为何要与南边的汉朝如此的斗争。

其实明明大家都身处于温暖气候,可是为了互相消灭对方,互相的解决对方这个大麻烦,还是大打出手。

这种可能性也是有。

所以李世民的这一套政策之下,取得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在有唐一代,除了唐朝本身兵力强大、国力强悍,能够抵御异族的入侵之外。

这种怀柔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各异族对于南边农耕文明的侵害,使大唐真正迎来一个盛世。

至于后边契丹、女真、党项的强大,这是李世民是无法预料到的。

只能说老天爷给中原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