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指数爆炸般增加!宗室数量吓坏(2 / 3)

介绍完了就把陈寒叫到了面前,“这位就是咱们老朱家的女婿,今后就是咱们老朱家的家人。

而今天叫你们过来讨论的,还真的像老三说的那样,是咱们一家子的事情。

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做大哥的知道削减了你们的俸禄,你们心里边多多少少有些不悦。

以为这就是老爹还有大哥我,对你们的惩罚,就是为了让朝廷同意摊丁入亩,让他们没话说。

跟你们说实话,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让陈寒来给你们解释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同时在这里也给你们透露一个底,今天的会,将决定咱们家将来所有的宗室能够得到多少好处。”

这么一说顿时让王爷们感兴趣起来。

估计心里面多少还是有点不服气。

怎么一个会议就能决定今后我们的生活。

这也有点说得太夸张了点。

说着朱标让所有的弟弟们坐了下来。

把舞台让给了陈寒。

陈寒站在二十来位亲王面前,心里边也是有点激动的。

曾几何时,他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也去实习过。

可是教的都是一些小孩子。

可没有想到一转眼的功夫。

他现在居然要在讲台上面给大明王朝的亲王们讲课。

这些王爷们有不少还是在历史上面极为有名的人物。

就比如晋王,比如燕王朱棣更是永乐大帝。

所以这心里边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紧张的。

不过他镇定了心神之后,对下边的亲王们说道:“各位王爷们,咱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正如殿下说的。

那是一家子的事情,更是咱们宗室们利益攸关的事。

说到这个削减俸禄,我想你们一个个肯定是不服气,心里边不定的多恨我。”

陈寒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其实心里面更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其实到了洪武二十八年,老朱为了军队军饷,直接是将亲王的俸禄从五万石锐减至一万石。

郡王的俸禄从六千石直接是锐减到两千石。

那时候估计你们更要哭。

现在只不过是稍微的削减一点而已。

当然其实一万石已经是非常丰厚的俸禄。

真的很难想象当时拿着五万石俸禄的亲王们,得把日子过得多么的富裕。

陈寒继续说道:“你们心里面一定会说,你陈寒改革就改革。

尤其是税制改革,让天下的田地多的地主缴纳赋税,让那些秀才们缴纳赋税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减你们的俸禄?

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陈寒笑了笑,“说实话是没有联系的,但为什么要削减你们的俸禄呢?

就一点,为了让天下的读书人官员心服口服。”

这话一出来晋王、燕王、周王、楚王等个个都有点不开心。

晋王更是直接发话:“侄女婿,既然咱们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

我这脾气直,就想问一问。

你这直接拿我们开刀,总得有个道理吧,总不能就是为了税制改革就拿我们放血。

我是认为,既然作为一家人,就不应该做这样的事,不知道这么问,大哥你觉得合理吗?”

朱标明白他想说什么,不过他没有替陈寒回答,反倒是说道,“所以现在让陈康过来给你们解答解答,陈寒来说吧!”

陈寒于是说道:“其实很简单,朝廷现在要在税制改革上面动读书人,还有官员以及地主们的利益,如果不找个借口,他们势必要闹腾。

而亲王们俸禄拿的比官员们不知高了多少倍,他们心里边有怨气。”

晋王一听这话立刻就说道,“哪来的怨气?自古以来,皇帝的儿子拿得比官员多,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他们不服,不服得让他们的老子去开国,让他们来当皇帝。”

陈寒对晋王的直率还是挺喜欢的。

至少这样的人不会像燕王朱棣那样深沉,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燕王朱棣一直都没怎么说话。

而且看他表情也知道他在等一个回答。

陈寒回道:“按理来说是这个道理,可是坏就坏在陛下对各位王爷太好了,好到有点过分的程度。

历朝历代以来对藩王的确给予了高俸禄,但不会像大明这样悬殊太大。

就拿朝廷的一品二品高官,一年的俸禄拿得还不如亲王们俸禄的一成,他们心里面能没有怨气?

更重要的是,老爷子还定下宗室到了奉国中尉之后就不再递减,永别于平民。

也就是说,不管自己的子孙到了多少代,都可以从朝廷国库当中拿俸禄。

这一